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真菌提取物JN219抗病毒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真菌提取物JN219的体外抗病毒谱。方法:采用体外细胞病变法,研究JN219对疱疹病毒科病毒(HCMV、HSV-1、HSV-2)、腺病毒科病毒(Ad3)、副粘病毒科病毒(RSV)、呼肠病毒科病毒(RV SA11)、正粘病毒科病毒(流感甲地方株、流感乙地方株)、小RNA病毒科病毒(COX B1-6)、弹状病毒科病毒(VSV)共15株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将JN219与以上病毒作用1h后接种于相应宿主细胞(同时设有病毒对照和细胞对照),当病毒对照病变达到90%以上时终止培养,宿主细胞用1%中性红染色,在450nm处读取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存活率、半数中毒浓度(TD50)、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抑毒指数(TI)。并根据TI判断JN219的抗病毒活性,确定其抗病毒谱。结果:JN219对HCMV、RV(SA11)、VSV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42、0.96和1.22μg/ml,TI分别为35.26、52.30、40.82;对HSV-1、HSV-2、RSV、流感病毒甲、流感病毒乙有部分抑制作用;对COX B1-6、腺病毒(Ad3)无作用。结论:JN219抗病毒谱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3)作为免疫调控中的重要细胞因子,在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在病原菌感染中CSF3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表达人CSF3,并观察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为重组CSF3药物开发以及揭示其在病原菌感染和免疫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人CSF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通过QuikChange和基因克隆获得CSF3 pGlO1和CSF3-pmCherry两种重组质粒。前者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并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行蛋白纯化。后者通过jetPEI试剂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48 h后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其亚细胞定位。结果 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人CSF3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8×103。该蛋白的溶解性良好,PP酶酶切后蛋白浓度较高,但蛋白性质相对不稳定,对pH值和温度敏感,容易发生聚集和降解。将荧光融合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48 h后观察,人CSF3-pmCherry蛋白定位在细胞质内,呈现出特定的定位和分布模式。结论 成功构...  相似文献   
23.
风疹病毒包膜糖蛋白E1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风疹病毒(RV)感染提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PCR扩增RV包膜糖蛋白E1基因202—353aa片段,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30a(+),构建pET30a(+)-E1,转化BL21(plysS)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初步分析蛋白表达及抗原性;并探讨温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产量的影响。结果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6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确定该蛋白在30℃、0.6mmol/L IPTG的条件下诱导表达4h可获得最佳表达量。结论本研究为RV包膜糖蛋白E1抗原纯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亦为研制生产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RV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巨细胞病毒在体内外均显示出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一般认为只有分化细胞才是其容许细胞.对CMV宿主特异性机制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此后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但至今其确切机制仍无法确定.本文以CMV感染容许细胞的过程为主线,总结了CMV宿主特异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鼠伤寒沙门菌ydiU基因敲除株,并比较敲除株与野生株在不同生存压力条件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为进一步研究ydiU基因及其编码蛋白YdiU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株作为母本PCR扩增含有ydiU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和氯霉素抗性片段的线性打靶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操作得到ydiU基因敲除株ATCC14028AydiUo分别测定敲除株与与野生株在营养限制、氧化应激、缺铁、高盐,高糖、低PH和阿嗥等压力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并对两株细菌的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结果经PCR内、外侧鉴定及测序鉴定表明ydiU基因敲除株构建成功。敲除株和野生株在LB培养基中培养6 h即对数生长期后期时平均A600值分别为0.805和0.894,而在培养时间9h即平台期前期时检测平均值分别为1.022和1.220。两个生长关键期的细菌生长速度均表现为敲除株略为缓慢,但两株菌最终在平台期后期达到相同A值。在限制营养培养基(M9)中,敲除株增殖速度落后于野生株细菌,敲除株培养时间6 h、9 h和22 h的平均Ago。值分别为0.511.0.590和0.693,相同培养时间野生株平均值为0.595.0.719和0.8450以上数据表明在营养匮乏的生存压力下,ydiU基因对于细菌的生存和增殖具有关键作用。敲除株与野生株在培养基中活性氧增高、高糖、低PH、高眄|喙浓度等压力下生长速度和状态也有不同,提示ydiU基因在细菌的各种压力应激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ydiU基因敲除株ATCC14028AydiU,其在多种压力培养基中显示出与野生株不同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探究YdiU蛋白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建立用微量高通量、多细胞谱培养法分离未明原因脑炎患儿中病毒的方法,探讨脑炎患儿中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大量、及时分离病毒、病毒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8株不同的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种细胞接种一行,细胞长成单层后孔内接种脑脊液标本,每孔5-10μl,每份标本纵向接种8孔(8种细胞系),35℃、5%CO2培养.出现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者传代培养两次.两次均出现CPE者视为细胞培养阳性,-70℃保存用于病毒鉴定.将培养物首先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做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并测序,进行初步筛查.结果 93份标本中有56份出现明显的CPE,病毒分离率为60.22%(56/93),其中在MA104细胞出现病变者40份,阳性率为43.01%.其中6份培养物的RNA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得到了扩增,序列测定确定为肠道病毒.结论 微量多细胞培养法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适合用于病毒的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27.
2003年夏秋季山东济南地区发生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脑炎(VE)流行,仅济南市儿童医院就收入院病人150例.从本次脑炎流行患儿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得到5株病毒,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B5(CVB5).为进一步验证CVB5与本次脑炎流行的因果关系,我们用分离所得病毒株制备抗原,通过间接ELISA对本次脑炎流行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从13例2008年、2009年济南市HFMD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获得EV71病毒并对其基因型进行鉴定.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的规定对标本中的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对VP1编码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分离到6株EV71病毒,均与EV1 C4亚型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上,与C4亚型的核酸同源率均大于96%.结论 济南地区流行的EV71主要为C4亚型,与2008年中国流行的C4亚型EV71相比并未出现明显突变,引起重症的毒株与未引起重症的毒株相比,在VP1蛋白部分片段上没有发现明显的氨基酸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从13例2008年、2009年济南市HFMD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获得EV71病毒并对其基因型进行鉴定.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的规定对标本中的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对VP1编码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分离到6株EV71病毒,均与EV1 C4亚型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上,与C4亚型的核酸同源率均大于96%.结论 济南地区流行的EV71主要为C4亚型,与2008年中国流行的C4亚型EV71相比并未出现明显突变,引起重症的毒株与未引起重症的毒株相比,在VP1蛋白部分片段上没有发现明显的氨基酸差异.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鼠伤寒沙门菌未知功能蛋白STM14_3199过表达菌株(WT_3199)和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株(WT)各基因转录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究STM14_3199的功能提供方向。方法 PCR扩增STM14_3199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BAD24,电转化至WT中,获得STM14_3199过表达菌株WT_3199,将其与WT在相同的营养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制样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 经PCR、SDS-PAGE电泳及测序验证证明过表达菌株构建成功,对转录组数据进行质控显示样本组数据合格,统计结果中的差异基因,发现共有1 906个表达量出现差异的基因,其中上调887个,下调1 019个。将差异基因按照功能分类,并注释到GO及KEGG数据库中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涉及许多通路,影响体内多种功能的发挥。结论 成功构建了STM14_3199过表达菌株WT_3199。WT_3199中表达量上调的基因主要集中在碳源利用、精氨酸的降解及合成等途径,部分下调基因在柠檬酸盐的利用以及精氨酸的分解代谢过程中发挥功能。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与代谢过程、胞内组分以及一些酶的催化活性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碳代谢、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等相关通路中。这些分析均提示我们STM14_3199可能在这些通路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