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爱普列特 (Epristerid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 :14 1例诊断为BPH的病人 ,年龄 5 0~ 83岁 ,平均 (6 6 .18± 6 .4 1)岁。给予爱普列特片 5mg ,2次 /d口服 ,共 12 0d。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最大尿流率 (Qmax)、前列腺体积 (V)及剩余尿 (Ru)的变化率评分综合判断疗效。疗效分类 :显效、有效、改善和无效 ,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有效率。 结果 :139例参加有效率统计 ,其中 :显效 37例 (2 6 .6 2 % )、有效 76例 (5 4 .6 8% )、改善 2 0例 (14 .39% )、无效 6例 (4.32 % ) ,有效率为 81.2 9%。不良反应共 7例 (5 .0 4 % ) :皮疹1例 (0 .72 % )、胃肠道反应 1例 (0 .72 % )、失眠 1例 (0 .72 % )、耳鸣 1例 (0 .72 % )、勃起功能障碍 3例 (2 .16 % ) ,2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1.4 4 % ) ,不参加统计有效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异常。 结论 :爱普列特片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柏诺特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BPH患者 ,口服柏诺特胶囊 16 0mg/次 ,2次 /d。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等检测 ,观察有无副作用。结果 用药 8周后 ,患者IPSS、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明显改善 ,前列腺体积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 87 5 %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柏诺特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柏诺特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BPH患者,口服柏诺特胶囊160mg/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等检测,观察有无副作用。结果用药8周后,患者IPSS、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7.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柏诺特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成人胸主动脉的平滑肌层,剪成1 mm×1 mm×1 mm的碎片,用组织块贴壁法,以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牛长融合的细胞用0.25%的胰酶消化、传代。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结果:在贴壁培养10~12天后,组织块的边缘开始有少量细胞爬出,呈长梭形,胞浆透亮、丰富:继续培养1~2周后组织块边缘融合,呈典型的"峰谷"样表现。消化传至3~8代,细胞的生长特性未见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显示细胞α-SMA的表达丰富。结论: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稳定、可行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5.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左颊部肿块切除术后病理示转移性肾细胞癌15天入院。患者15天前因发现左颊部肿块而行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以及免疫组化提示符合转移性肾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结果:CK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和总结168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8例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输尿管上段结石20例、中段45例、下段103例,结石直径0.6~2.2cm,29例患者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31例.手术采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导丝引导下插入输尿管镜,行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2-4周.结果:手术时间18~55min,平均25min,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85.0%,中、下段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8.4%.合并输尿管肉芽或息肉者均一次碎石成功.术中并发输尿管穿孔3例,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5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天.随访1~6个月,无结石残留及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7.
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附睾肿瘤临床上很少见。现就其发病情况、病理类型、组织来源、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um?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ndMT)及慢性肾移植失功(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中的作用。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下载GSE21374转录组测序数据,并使用Cibersort软件分析CAD患者移植肾中的免疫细胞的浸润状态。收集本中心CAD患者的移植肾切除标本,使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等方法观察M1型巨噬细胞在移植肾组织中的浸润情况。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向M1极化。Transwell小室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共培养模型。使用PCR、WB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的CD31与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基于GEO公共数据库,发现单核?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CAD移植肾组织中(P<0.05);在本中心的CAD患者移植肾标本中,CD68(+)iNOS(+)M1型巨噬细胞亦明显浸润于肾小球及间质中,且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在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发现,M1型巨噬细胞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发生EndMT过程。结论:M1型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CAD患者的移植肾组织中,并可能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发生EndMT促进CAD的进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并在腹腔镜下施行回肠膀胱术?结果: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20?280?270 min,出血量350?450?33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18?19枚,均为阴性,手术切缘阴性?术后3 d肠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除单J管,无肠瘘尿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8 d?术后随访分别为22?18?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解剖结构显露较满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手术难度较大,须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操作技术后方可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9例。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3.9%(46/49)。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1/49)。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较安全,疗效确切.损伤小。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