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建立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冠状动脉开口的解剖形态。方法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95例成年患者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开口等解剖结构的三维容积超声声像图。应用Philips QLab 3DQ测量技术,建立坐标系,确定3个相互垂直的平面:(1)以经过3个冠状动脉窦底的平面为横断面;(2)以垂直于主动脉窦管联合线平面为矢状面;(3)与横断面、矢状面相互垂直的平面为冠状面。测量参数包括:(1)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长、宽、面积、开口平面高度;(2)冠状动脉流出道与主动脉根部在矢状面的夹角;(3)冠状动脉开口平面与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窦的空间分布位置。结果左冠状动脉开口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较规则,而右冠状动脉开口形态多样化,呈泪滴状、椭圆状等。右冠状动脉开口钙化(81/95,85.26%)较左冠状动脉开口钙化(56/95,58.95%)常见。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宽、面积及开口平面高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85、3.86、-4.49,P均<0.01)。左冠状动脉开口多位于窦内(76/95,80.00%),以窦内的中上1/3为主(69/95,72.63%);右冠状动脉开口多位于窦外(53/95,55.79%)。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于左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1,P<0.01)。结论采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图像能够建立三维定量评价模型,可定量评价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开口等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42.
超声微泡携带药物靶向治疗肿瘤是近年来超声分子影像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超声微泡在超声能量作用下导致破裂,产生瞬态"击破效应",所携带的药物可定向释放到超声辐照的肿瘤部位提高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实现靶向治疗肿瘤作用。药物靶向治疗乳腺癌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安全、高效地将抗肿瘤药物定向转导入肿瘤靶组织和细胞。传统脂质体载体存在转导率低和靶向性差等缺点。因此,研发高效的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综合运用超声及病理技术评价心肌超声造影对犬心肌局部病理损伤及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 11只开胸比格犬动物模型,采集基础状态及仅超声辐照5min(发射频率1.7/3.4 MHz,机械指数1.0)后左心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3个完整心动周期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再经股静脉团注声诺维5 ml并予以超声辐照5 min,并于辐照后即刻、20 min、40 min、60 min各时间点分别采集前述图像.Echo PAC多参数工作站分析计算3个短轴观各节段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径向应变及应变率,同时计算常规心功能参数.取犬离体心脏行局部心肌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①常规心功能参数比较,造影前后各状态犬心率、血压、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及舒张末容积、每搏量、心输出量、二尖瓣口前向血流流速曲线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e/a、E/e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全过程中犬生命体征平稳.②基础状态各节段周向应变及应变率、径向应变及应变率与仅超声辐照对照组及造影后各时间点比较,多数节段各参数较基础状态有一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见近外膜处心肌细胞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检出率21.2%),心肌纤维断裂溶解(检出率6.1%).④透射电镜检查见线粒体在肌丝间排列规整、嵴膜清楚、质膜完整,未见肌浆网扩张;可见局部内皮细胞轻度肿胀(检出率28.6%),红细胞漏出(检出率42.9%),肌丝局限性溶解(检出率21.4%),面积不足整个视野的10%;未见心肌膜破坏与闰盘分离;核染色质无明显边聚.结论 心肌超声造影对犬心脏整体功能及局部力学状态无显著影响,未造成严重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HHC)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方法 选择HHC患者30例,健康人32名.在心尖四腔观,应用全容积显像方式采集RT-3DE图像,显示左心室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获得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17节段收缩容积变化比值即ESV/EDV,左心室16节段心率校正后达到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和时间的差值(Tmsv16-Dif).结果 HHC组较正常对照组整体EDV及ESV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9)ml vs (72±15) ml,t=-2.680,P=0.008;(28±10)ml vs (22±6)ml,t=-2.613,P=0.01],而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7)% vs (68±5)%,t=-0.261,P=0.795].HHC组较正常对照组室间隔中段及心尖段收缩容积变化比值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室间隔中段:(40.51±20.28)% vs (26.43±10.10)%,t=-3.378,P=0.002;后室间隔中段:(41.44±23.55)% vs (24.46±8.12)%,t=-3.688,P=0.001;室间隔心尖段:(30.96±21.31)% vs (19.53±7.33)%,t=-2.745,P=0.01].HHC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心室Tmsv16-SD及Tmsv16-Dif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sv16-SD:(2.48±1.38)% vs (1.16±0.26)%,t=-5.117,P<0.001;Tmsv16-Dif:(7.67±5.07)% vs (3.95±1.48)%,t=-3.865,P<0.001].HHC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发生率分别为43%及3%.结论 HHC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之前可能已存在室壁节段收缩功能受损,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异常发生率较高,RT-3DE是评价HHC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用计盒分形模拟分析经静脉注射Levovist声学造影剂后在二次谐波成像方式下的超声图像纹理变化,研究发现左心室区域超声图像的分形维数D和分形辅助特征量C(L)在连续心动周期中具有规律性变化,即分形维数D的最大值出现在舒张末期,最小值出现在收缩末期,随着心室收缩期开始,D值由大变小,而舒张期开始,D值又由小变大;而分形辅助特征得C(L)的最大值出现在收缩末期附近,最小值出现在舒张末期附近,从左室收缩期开始到收缩末期之间C(L)具有由小变大的趋势,舒张期开始到舒张末期之间具有由大变小的趋势。它们的这种变化与左心室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十分相似,可见造影剂超声图像的分形纹理特征与心腔内压力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相关性有可能用于无创地测量心腔内压力。  相似文献   
47.
尹立雪 《西部医学》2021,33(4):469-472
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仅会造成患者呼吸系统的严重病变,同时也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损伤通常同时具有炎症和非炎症损伤的特点,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并不平行,病情变化急剧。充分采用简便、可靠的心肺联合超声检测技术方法,既有助于COVID-19患者的分型、分类管理,又有助于及时有效的现场病情监控和治疗疗效判别。  相似文献   
48.
目的:应用脉冲波多普勒(PW)/组织多普勒(TDI)双模式超声技术同步测量健康成年人心脏收缩期主动脉口血流峰值速度(Vmax)和速度时间积分(VTI),左室侧壁或后壁心尖水平心肌峰值速度(PV),并建立主动脉口血流参数与左室心肌峰值速度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科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健康志愿者110例,连续同步记录3个心动周期主动脉口血流与左室侧壁或后壁心尖水平心肌运动频谱,分别测量心尖五腔心切面收缩期主动脉口血流峰值速度(Vmax‐1)、速度时间积分(VTI‐1)和左室侧壁心尖水平心肌峰值速度(PV‐1);心尖三腔心切面Vmax‐2、VTI‐2与左室后壁心尖水平心肌峰值速度(PV‐2)。分析并比较Vmax‐1、VTI‐1与PV‐1以及Vmax‐2、VTI‐2与PV‐2的相关性。结果1)VTI‐1与VTI‐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05);Vmax‐1与Vmax‐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6,P=0.001)。PV‐1与 PV‐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44,P<0.001)。2)PV‐1与VTI‐1呈负相关(r=-0.32,P<0.01),与Vmax‐1无相关性(P>0.05);PV‐2与VTI‐2、Vmax‐2无相关性(P>0.05)。结论主动脉口血流VTI比Vmax更能体现左室侧壁心肌特征。  相似文献   
49.
目的定量分析希氏束 (His)人工起搏状态下的心肌运动速度特征 ,探索心肌运动模式。方法采用二维彩色超声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模式 ,观察、记录 5条犬在His以 1 2 0次心率人工起搏状态下的His周和室间隔 (interventricularseptum ,IVS)心肌运动 ,对保存的图像序列进行后处理以得到心肌速度值序列 ,然后对此序列值进行分析。结果得到心肌连续时间—速度曲线 ,根据曲线得到 :His周心肌收缩舒张时间 ( 2 0 9.75± 1 9.41 )ms和 ( 2 94.5 0± 1 7.87)ms、收缩速度 (S) ( 5 .43± 1 .5 3)cm/s、舒张早期速度 (E)( 3.95± 1 .1 8)cm/s、舒张末期速度 (A) ( 1 .72± 0 .77)cm/s、E/A为 2 .0 6± 0 .95 ;IVS心肌收缩舒张时间( 1 91 .33± 1 7.2 3)ms和 ( 2 94.70± 1 7.91 )ms、S为 ( 3.1 7± 1 .34)cm/s、E为 ( 2 .1 7± 0 .64)cm/s、A为 ( 1 .48± 0 .5 2 )cm/s、E/A为 1 .30 5± 0 .2 87。结论在His人工起搏状态下 ,心肌运动的初步特征为 :1 )His周比IVS心肌运动速度大。 2 )E/A大于 1。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