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柏拉图《理想国》中所涉及到的医学伦理观念并非专门论述,而是其论证正义、善的理念等道德哲学命题的辅助材料.本文认为,这些辅助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柏拉图及其时代对医学作为职业、学科或技术的认知与见解.一旦将这些认知和见解与当代医学之发展中呈现的问题作比照分析时,则会发现这些古老且久远的认识和见解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启示着现代医学发展中许多困境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的表型检测方法。方法:应用VITEK2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临床分离的细菌标本,用双纸片增效确证试验进行验证。对产ESBLs的细菌,用头孢西丁筛查试验、三维试验、Tris—EDTA法和粗提酶检测法检测AmpC酶。结果:3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ESBLs菌株93株(25.5%),CLSI确证试验阳性菌株88株(94.6%)。头孢两丁筛查阳性的26株菌中检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1株。结论:应用表型检测法可在临床标本中检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以CSLI确证试验检测ESBLs,以酶粗提物直接测定法、Tris—EDTA法进行AmpC酶检测,对同时产两种酶的临床菌株进行筛查。其操作易行、结果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集落刺激因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能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向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分化,并使其发育为成熟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v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  相似文献   
74.
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和鉴定医学重要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以PCR为基础的的检测和鉴定医学重要真菌的方法。方法 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种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用标记生物素的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经提取的各真菌DNA ,与固定在膜上的探针杂交。结果 所用的真菌通用引物可扩增12种临床常见的真菌DNA ,扩增片段长度在 35 0bp左右。 8种特异性探针分别与上述真菌PCR扩增产物杂交 ,结果表明 8种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通过 39例临床标本和 2 5例临床分离菌株的检测 ,PCR -反向杂交法与真菌培养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且鉴定时间也由传统培养鉴定方法约需 1周的时间缩短至 2天。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正确地将 8种临床常见真菌鉴定到种水平 ,如经大量临床标本的检测验证 ,可望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法(TEG)与光学比浊法(LTA)监测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一致性。方法通过LTA法与TEG法检测7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LTA法和TEG法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1.4%;两种方法检测阿司匹林抵抗具有好的一致性(Kappa=0.790)。结论TEG法与LTA法具有好的一致性,可用于评价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以便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结果。方法统计该院2011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布,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结果全年24006份微生物培养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为311份,不合格率为1.3%。微生物室不合格标本的主要类型是痰液、尿液、大便等。不合格的原因,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59.2%)、申请信息不全或错误(19.3%)、容器使用错误(6.1%)等。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及时沟通,针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定期向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使其认识到合格的标本是整个检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215例,1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及检测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AMI患者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Hb、WBC、Cr、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按照RDW四分位数分为4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后不良比例随着RDW的逐级增高而增高(P<0.01或P<0.05),Hb随着RDW的逐级增高而降低(P<0.05)。但性别比例、WBC、Cr、TG在RDW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功能分级恶化,RDW呈升高趋势。结论 RDW有助于判断AMI患者的预后,RDW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我院肺癌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院病历管理系统中收集2020~2021年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分型、病原菌特征、药物敏感性及临床抗感染治疗等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76例患者中,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炎症占89.5%;病理分型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共分离出病原菌1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占75.8%,革兰阳性菌20株,占16.7%,真菌9株,占7.5%;76例患者中9例为混合感染,发生率为11.8%,以真菌混合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克雷伯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均在93.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70.0%~93.3%;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有69.7%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得到缓解或控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经验用药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患者占30.3%。结论 我院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克雷伯...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t C)评估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AOPP 102例作为AOPP组,于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测定血清尿素(BUN)、肌酐(Cr)及Cyst C;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门诊抽取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入院后第1天及第3天AOPP组BUN和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t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OPP组血清BUN、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t 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PP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49.0%(5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8.6%(19/102);第3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98.0%(10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9.6%(20/102)。结论血清Cyst C可早期反映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对AOPP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监测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意义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患者149例(乳腺癌组)和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9例(良性疾病组)及健康体检女性82例(健康对照组),均检测D-二聚体、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25(CA125)及乳腺癌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EA、CA15.3、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P=0.012、0.027和0.035)。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乳腺癌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