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1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27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932篇
内科学   615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41篇
综合类   2074篇
预防医学   619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783篇
  16篇
中国医学   912篇
肿瘤学   22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2篇
  1977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FAST DE技术与单能谱成像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去金属伪影效果的比较分析,探索临床影像判断中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测技术.方法:用双源CT对30例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单能谱成像及FAST DE两种方法进行扫描,通过比较两组图像的客观指标:伪影指数(AI)和 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肌肉、椎体以及金属植入物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对两种方法在腰椎内固定术后去除金属伪影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客观指标评价结果显示Fast DE方法在最长肌AI、最长肌CNR及多裂肌AI三组指标方面去除金属伪影效果优于单能谱成像方法(P<0.05);在左腰大肌AI、左腰大肌CNR及多裂肌CNR三组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评分结果显示Fast DE方法在肌肉、椎体、金属植入物三组指标方面均大幅优于单能谱成像方法(P<0.05).结论:FAST DE技术能有效抑制金属伪影,图像质量优于单能谱成像技术,同时可减少数据量,加快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3.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及神经丛分布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方式和规律及肝门部神经丛分布的特点.方法 观察6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病理切片,总结归纳肿瘤神经浸润的方式和规律;分析5例尸检标本正常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神经丛分布特点.结果 62例患者发生肿瘤神经浸润,神经浸润与淋巴结浸润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无关(u=0.878,P>0.05).高、中、低分化组肿瘤神经浸润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4,P>0.05).肿瘤浸润神经有5种方式,肝十二指肠韧带与一、二级肝管所在的Glisson鞘内分布的神经丛主要有3丛.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发生率高,行根治性切除时应紧贴血管外膜仔细剥除其周围神经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104.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小型猪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评价其模拟临床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价值。方法开腹手术,将并行有16G注射器针头的胆总管用5%碘酒溶液浸泡处理的10号丝线捆扎后,抽除针头。使胆总管早期部分狭窄,后期组织受化学物质刺激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纤维组织修复等病理改变,引发胆管组织慢性纤维瘢痕狭窄,造成渐进性梗阻性黄疸。结果实验动物术后观察28d无死亡,第5—7天逐渐出现黄疸,之后渐重;第28天时的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升高[(1.22±0.41)μmol/L比(125.90±35.77)μmol/L(P〈0.01)];4周后病理显示胆总管组织发生慢性纤维瘢痕样变,管腔狭窄阻塞。结论本小型猪动物模型模梗阻性黄疸呈渐进性、慢性过程。可重复性强、耐受性好,是比较理想的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同时,小型猪肝胆系统的生理及解剖结构与人相近,可为临床胆管狭窄和肝门部癌相关研究提供较可靠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2)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5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4~1.2(平均1.1)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45(平均35)min;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1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建立脊髓缺血模型。缺血预适应组(IPC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5min,开放15min的预适应方案后,再阻断40min后开放。对照组常规阻断腹主动脉40min后开放。分别于阻断前、阻断40min后、开放后2、8、24和72h,测定脑脊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脊髓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及脊髓组织含水量,并行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IPC组各时相脑脊液SOD活性及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脊髓LPO含量及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通过调动与增强脊髓组织内源性抗损害机制对缺血脊髓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晚期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远期手术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单一手术(动-静脉转流术)与联合手术(转流术联合腰交感神经切除术)两种方法治疗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观察术后3,5年的临床疗效。 结果示,联合手术组术后3,5年并发症发生率5.5 %(1/18),16.7 %(3/18)明显少于单一手术组的17.6 %(3/17),47.1 %(8/17)(P<0.01,P<0.05);术后3,5年患肢血流量前者多于后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提示: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手术。  相似文献   
109.
自 1990年~ 2 0 0 0年 ,我科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98例。其中行脾切除者 86例 ,术后并发气阴两虚者 4 8例 ,采用中西医疗法以消除或缓解症状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 8例 ,年龄 4 0~ 72岁 ,平均 5 5 4岁 ,全部为男性。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 ,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者 4 2例 ,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者 4例 ,仅红细胞减少者 2例。脾切除术后 3~ 5d ,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表现 ,不明原因的发热 (即“脾热”) ,全身燥热不适 ,体倦乏力 ,口咽干燥喜饮 ,小便短少 ,大便干 ,舌质红或光绛少津 ,光洁无苔或…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tures and key point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complex midfoot injury retrospectively.Methods Twenty-two cases of complex midfoot injury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3 to June 2008, including 8 cases of open fracture and 5 cases of complicated soft tissue defects.Thirteen were emergency cases and the other 9 chronic ones were referred from other hospitals.In the emergency cases, only 1 underwent arthrodesis of the navicular and middle and lateral cuneiform and the others ha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In the referred cases, 2 received talar-navicular arthrodesis, 3 Lisfranc arthrndesis (accompanied by distal hallux amputation in 1), 1 navicular-cuneiform arthrudesis and 1 Chopart arthrndesis, 1 medial column amputation and 1 lateral column reconstruction.In the cases of soft tissue defects, 4 underwent free serratus anterior transfer, and 1 had transfer of distally-based sural fas-eio-cutaneous flap.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OFAS) scor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 to 44 (average, 17.5) months.The main sequelae of the emergency cases were pain after long time waking, which was relieved following local injection of steroid and NIADs in 2 cases.Of the referred cases, pain and fatigue after walking were reported in 2, callus and pain under the 4th and 5th metatarsal heads in 2, and the whole foot rigidity and atrophy of the intrinsic muscle with severe pain while walking in 1.The case of medial column amputation developed medial arch collapse and valgus of hind foot.The mean AOFAS score for the emergency cases was 80.3± 8.7 and for the chronic ones was 60.1±16.3.Conclusion For complex midfoot injury, good results can only be obtained by early operation, anatomic reduction and stable fixation on the basis of en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al anatomy and traumatic pat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