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419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7篇
  4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用适宜的中药提取工艺是中药制剂制备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行业人员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药提取原理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完善发展,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中药提取方法,如何针对中药多成分群的特点,选择或创新适宜的提取方法高效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亟需对目前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中药多成分间相互作用特征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套适应多成分目标优化提取方法。基于此,引进超分子化学,结合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从"分子社会"间作用层面上提出适宜中药有效成分特点的中药定性定量提取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旨在推动中药提取工艺研究的发展,促进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进步,加快实现中药制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给予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口服磷酸西格列汀100 mg/d,连续治疗3个月.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PG、HbA1c等,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和HbA1c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 vs.78.8%,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5.8%),治疗组发生低血糖2例(3.8%).结论 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安全、有效、可控是药品的3大属性,建立适宜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中药质量可控的基本条件,攸关中药临床安全有效使用、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备受中医药领域关注。中药所产生的整体疗效是按中医药理论依法遣药组方对证治疗的结果,因此,要构建适宜中药作用特征的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去解决"中药有效成分群构成比与药效变化不对等"的科学难题。从中药与人体在自然界生物演化的角度考虑,二者都是生物超分子体,中医药理论本质上是对人体与自然界"分子社会"交流管控规律的揭示,药材的生长、炮制、配伍组方和制剂制备而形成的中药成分群的构成比与药效动态变化规律受控于生物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印迹作用普遍规律,宜建立以反映"印迹模板"特征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印迹性为指标的质量评价方法。系统梳理单成分化学药和多成分中药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提出建立以Q-Marker为核心的"个体测定,群体分析,印迹表征"的中药新型质量评价体系,解决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研究心血管病(CVD)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112例COVID-19合并CV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n=16)和普通组(n=96),观察随访至临床终点。观察指标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降钙素原(PCT)、B型利钠肽(BNP)、血脂、肺部CT及病原学检测。结果与普通组比较,危重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0.74(0.34,0.94)×109/L比0.99(0.71,1.29)×109/L,P=0.03]较低,CRP[106.98(81.57,135.76)mg/L比34.34(9.55,76.54)mg/L,P<0.001]和PCT[0.20(0.15,0.48)μg/L比0.11(0.06,0.20)μg/L,P<0.001]较高;危重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普通组[25.5(23.0,27.5)kg/m2比22.0(20.0, 24.0)kg/m2,P=0.003]。112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996.
贺福元  邓凯文  潘雪  周逸群 《中草药》2020,51(3):557-562
当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肆虐中国,控制疫情蔓延成为头等大事。由于没有特异性的药物进行治疗,给疫情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研究出特效药物迫在眉捷。抗2019-nCoV药物研究总体上遵循3种模式,即疫苗、化学药和中药。由于疫苗、化学药物研究耗时太长,难解燃眉之急,并且冠状病毒的RNA和RNA之间重组率非常高,病毒出现变异正是由于这种高重组率,花巨大精力研究出来的疫苗和药物可能会错过疫情,且对下一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不确定,使防疫工作变得更加艰巨。用中医药理论遣药组方治疗疫病确有疗效,但将其开发成成分清晰、作用机制明确的特效药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2019-nCoV及其药物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利弊,并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阐明这一药物研究的窘境,提出基于生物超分子"印迹模板"的"气析"作用进行抗2019-nCoV药物的研究策略,一方面可快速研究出抗2019-nCoV药物,解决目前疫情蔓延之势,另一方面创立一种中西医兼融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指导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采用VAS疼痛量化评分、Lequesne指数及关节炎影响测定量表(AIM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8周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各自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及关节炎AIM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Lequesne指数及关节炎AIMS评分比较,术后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KOA具有良好近期疗效,优于单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NKI、Wanfang Data、VIP以及CBM建库日起至2018年4月有关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768例患者。Meta[2.63,8.05],P0.000 01)和痊愈率(OR=2.02,95%CI[1.46,2.79],P0.000 1),降低VAS评分(WMD=-1.62,95%CI[-2.38,-0.86],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但鉴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样本量有限,今后还需要设计合理、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责任血管的部位和微血管减压手术(MVD)短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手术中责任血管的部位和手术后短期疗效。结果 40例单纯背侧血管压迫患者MVD手术后全部缓解。6例单纯腹侧血管压迫患者MVD手术后,1例缓解。4例需服药1 w左右缓解。1例出院后需继续服药。结论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部位不同(背侧和腹侧),缓解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