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1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372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444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1594篇
内科学   882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5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72篇
综合类   3563篇
预防医学   1159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260篇
  40篇
中国医学   1410篇
肿瘤学   33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690篇
  2005年   737篇
  2004年   604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观察磷酸化 C- JUN与谷氨酸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建立谷氨酸凋亡模型 ;采用 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 ,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 ,DNA凝胶电泳法分析细胞凋亡和原位细胞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 C- JUN。结果显示 ,谷氨酸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体积缩小 ,突触断裂、消失 ,DNA电泳呈典型的“梯状”条带 ;谷氨酸处理 2 4 h后细胞存活率为 2 8.6%± 5.2 %。神经元在谷氨酸处理 5,30 min及 1 ,2 ,4,8,1 6和 2 4 h后均未检测到有磷酸化 C- JUN阳性细胞 ,与去极化组 ( 2 5mmol/L KCl)相同。而复极化组 ( 5mmol/L KCl)则在 30 min检测到大量的磷酸化 C- JUN阳性细胞 ,4h荧光最强并持续。处理 4h后 ,40 0倍荧光显微镜下 ,复极化组、去极化组和谷氨酸组的磷酸化 C- JU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 2 4± 1 7,8± 3,5± 3。上述结果提示 ,谷氨酸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磷酸化 C- JUN不参与谷氨酸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2.
观察磷酸化C-JUN与谷氨酸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建立谷氨酸凋亡模型;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DNA凝胶电泳法分析细胞凋亡和原位细胞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C-JUN.结果显示,谷氨酸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细胞体积缩小,突触断裂、消失,DNA电泳呈典型的"梯状"条带;谷氨酸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28.6 %±5.2 %.神经元在谷氨酸处理5,30 min及1,2,4,8,16和24 h后均未检测到有磷酸化C-JUN阳性细胞,与去极化组(25 mmol/L KCl)相同.而复极化组(5 mmol/L KCl)则在30 min检测到大量的磷酸化C-JUN阳性细胞,4 h荧光最强并持续.处理4 h后,400 倍荧光显微镜下,复极化组、去极化组和谷氨酸组的磷酸化C-JU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4 ±17,8±3,5±3.上述结果提示,谷氨酸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磷酸化C-JUN不参与谷氨酸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武汉市2007-2017年新报告职业性尘肺病发病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武汉市2007-2017年新发尘肺病个案报告卡的基本信息、工种、尘肺种类、接尘工龄、发病年龄、期别等内容由职业病网上直报系统导入Excel 2007,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7年...  相似文献   
54.
读片窗     
患者女性,30岁。因腰痛1年而入院。体检:第1腰椎棘突处及椎旁轻度压痛。 X线所见:腰椎正位与右前斜位片示第1腰椎椎体偏右侧呈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周边绕有较  相似文献   
55.
钟梅  钟小明  王湧新  邓国平 《江西医药》2022,(11):1917-19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重度HIE新生儿血浆渗透压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将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高、低剂量组,每组15例。两组予20%甘露醇治疗,高剂量组每次0.5 g/kg,低剂量组每次0.25 g/kg,每6 h1次,均快速滴注;其余治疗相同。监测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1 h、3 h血浆渗透压;观察治疗5d颅内出血情况;治疗10 d效果。结果 两种甘露醇剂量治疗方法血浆渗透压组间比较,F=18.3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F=15.7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甘露醇剂量治疗方法颅内出血、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重度HIE,低剂量(0.25 g/kg)与高剂量(0.5 g/kg)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均能明显提高新生儿血浆渗透压,达到治疗效果,但高剂量组血浆渗透压波动更大;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建议低剂量(0.25 g/kg)20%甘露醇治疗重度HIE。  相似文献   
56.
妊娠期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生率约为1/1500[1]。由于妊娠的特殊生理和解剖改变,在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上均有其一定的特点,如处理不当,对胎儿及母体威胁较大。我院自1980~2007年共收治妊娠期阑尾炎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20~33岁,平均24岁。妊娠早期(3个月内)9例,妊娠中期(3~7个月)15例,妊娠晚期(7~10个月)12例。病程:24小时以内者8例,1~3天19例,3~6天6例,6天以上3例。1.2临床表现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者21例,右侧后腰部疼痛者7例,胃区疼痛者4例,右侧腹部疼痛者3例,右侧肋缘下疼痛者1例。阵发性腹痛者11…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在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跳跃间期与HIS至慢径消融靶点距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26例,手术成功的标准设定为慢径消失或仅有一个心房回波,分析跳跃间期与HIS至慢径消融靶点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6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跳跃间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干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2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脑梗死,将并发脑梗死的患者设为脑梗死组(n=37),将无脑梗死发生的患者设为非脑梗死组(n=17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7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中37例并发脑梗死,发生率为17.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高血压病史长于非脑梗死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脑水肿体积较非脑梗死组均明显更高(P<0.05),降颅压药物使用时间>24 h比例明显更高(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更低(P<0.05);两组年龄、性别、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血肿量、脑水肿体积、收缩压、舒张压、降颅压药物使用时间>24 h、GCS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60.
袁野  王晓燕  杨俊卿  周岐新 《中国药房》2011,(17):1553-155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神经元退行性变模型小鼠脑组织中铁离子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尼莫地平高、中、低(80、40、20mg.kg-1)剂量组,每组35只,后4组脑室内注射0.25氯化铝2μL,每天1次,连续5d,建立神经元退行性变小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人工脑脊液;5d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2次,连续30d,末次灌胃24h后观察其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考察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铝离子和铁离子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高剂量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其中MDA、HO-1蛋白和铁离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及尼莫地平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尼莫地平可能通过抑制HO-1蛋白表达维持铁离子代谢平衡,发挥缓解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