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38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肿瘤跨肺裂侵犯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及合适的TNM分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肺科医院1997年至2007年接受根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病例临床和随访资料.将术后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原发肿瘤是否跨肺裂侵犯,分别统计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功能、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病理类型,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跨肺裂侵犯(CF组)入组163例,肿瘤局限单肺叶(SL组)入组326例.根据IASLC最新推荐的第7版TNM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其中Ⅰa期10例(6.1%)、Ⅰb期79例(48.5%)、Ⅱa期5例(3.1%)、Ⅱb期44例(27.0%)、Ⅲa期25例(15.3%).CF组与SL组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51%对63%,P<0.05;Ⅱ期38%对36%,P=0.472、Ⅲa期27%对25%,P=0.422.按照T分期比较5年生存率,T2期CF组与SL组比较:35%对50% (P =0.022);CF组T2期与SL组T3期比较35%对28% (P =0.111).结论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伴跨肺裂侵犯邻近肺叶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Ⅰ期不跨肺裂者低,为50%对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大小的肿瘤伴跨肺裂侵犯邻近肺叶者低于T2不跨肺裂者(P<0.05),5年生存率与T3不跨肺裂组相近.肿瘤跨肺裂侵犯的T分期定义在当前分期系统中未明确提及,应当在以后的TNM分期中进一步修改. 相似文献
82.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规范胸腺瘤分类,公布了WHO组织学分型标准.现通过对我们收治的110例胸腺瘤病人进行同顾性分析,探讨WHO分型与胸腺瘤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肥胖对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手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3 494例肺部疾病行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同将3 494例患者分为两组,非肥胖组(BMI<28 kg/m2):3 340例,男2 502例,女838例;年龄(61.9±10.7)岁;肥胖组(BMI≥28 kg/m2):154例,男87例,女67例;年龄(59.7±9.6)岁。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肥胖(BMI≥28 kg/m2)对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围术期共死亡26例,其中非肥胖组死亡23例,肥胖组死亡3例,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23/3 340)vs.1.9%(3/154),P=0.118]。两组患者任一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呼吸系统外,肥胖组患者其它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于非肥胖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BMI≥28 kg/m2)不是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648、OR值为1.911,95%CI(0.711,5.138),P值为0.199]。结论肥胖不引起肺切除术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11(MMP9/1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R语言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分析MMP9/11在泛癌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MMP9/11在口腔鳞癌中ROC曲线、共表达基因及其功能,以及MMP9/11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收集临床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口腔鳞癌及癌旁组织中MMP9/11的mRNA水平的表达,并分析MMP9/11表达对各临床特征因素的影响。结果:MMP9/11在口腔鳞癌及大多数癌症中高表达,临床标本中癌组织的MMP9/1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这种高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和肿瘤大小(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MP9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95%CI 0.916~0.982),MMP11的AUC为0.962(95%CI 0.936~0.987);共表达基因分析显示,与MMP9正相关的基因有9 063个,负相关的基因872个,与MMP11正相关的基因有10 909个,负相关的基因633个,且经GO-KEGG富集分析共... 相似文献
86.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规范胸腺瘤分类,公布了WHO组织学分型标准.现通过对我们收治的110例胸腺瘤病人进行同顾性分析,探讨WHO分型与胸腺瘤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铬天青S-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存在下Al(Ⅲ )与CAS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试验表明 ,在pH =5 4时 ,比色液的最大吸收峰在 6 0 0nm ,Al(Ⅲ )浓度在≤ 6 μg/ 2 5ml时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 0 0 =1 2 5× 10 5L·mol- 1·cm- 1,有色络合物在 1小时内稳定。对饮水中微量铝进行测定 ,回收率 95 4 %~ 10 7 3% ,平均回收率 99 1%。 相似文献
88.
2011年5月至2012年1 月,我们为5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单侧胸腔跨纵隔VATS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6 ~ 19岁.3例双侧自发性气胸交替发作,2例双侧气胸同时发作.1例因双肺压缩明显,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余者术前均未接受治疗.患者术前胸部CT均提示双侧肺尖部肺大疱(图1). 相似文献
89.
90.
背景:将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的下肢肌肉内后,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和恢复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的患肢血流,但采集风险较大,对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心理接受程度要求较高。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资源丰富,细胞采集简单,免疫原性弱。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糖尿病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建立糖尿病兔动物模型,结扎双后肢股动脉及分支制备下肢缺血动物模型。取经DIL染料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分15点(每点平均细胞数约为1.67×106)注射于左后肢缺血部位,右后肢缺血部位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第2,4周后取双侧后肢内收肌和腓肠肌标本,病理切片观察血管新生程度,CD31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并进行皮温测定。结果与结论:病理切片显示移植组较对照组侧支血管明显增多,CD31免疫组化标记移植组较对照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移植组皮温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改善糖尿病下肢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