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1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提高犬胰岛体外培养质量的方法。方法将犬胰岛分别进行普通培养 (A组)、常温(37℃)微重力培养(B组)和低温(26℃)微重力培养(C组),分别培养3、7、14和21 d, 并检测各组胰岛培养后收获率、存活率和功能。结果不同方法培养21 d后,B组和C组平均胰岛收获率为(66.2±4.1)%和(81.3±4.8)%高于A组的胰岛收获率(50.5±2.9)%,P<0.05。A组胰岛存活率降至(27.7±3.5)%,与B组的(49.7±3.2)%和C组的(64.8±4.7)%比较,P<0.05。 B组和C组DNA含量及胰岛素含量均维持较高的水平,B组和C组胰岛素储备能力较A组高,胰岛索刺激指数分别为(3.30±0.70)、(5.48±1.00)和(2.3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温微重力三维培养胰岛是提高胰岛培养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 (TC 1)转基因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 (HPT)。方法包装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PTH )基因的小鼠干细胞病毒 (MSCV) ,以lml重组病毒液加入 poly brene(终浓度 8mg/L)感染TC 1细胞 ,检测基因转导效率 ,PTH分泌情况 ;以及每 1× 10 5个 /mlTC 1细胞注入模型鼠体内各组小鼠血PTH和血钙变化情况。结果 获得滴度为 2× 10 7集落形成单位 (CFU) /ml的重组逆转录病毒 ,其感染TC 1的效率为 70 % ,每 10 6 未分化TC 1每 48h分泌PTH10ng。重组有PTH基因的TC 1细胞注入模型鼠体内后 ,在观察期间实验组动物血PTH和血钙均保持在接近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MSCV介导外源PTH基因可高效转导TC 1并持续分泌PTH ;内环境并不是决定TC 1分化的唯一因素。经基因转导的TC 1可较好的改善模型鼠的症状 ,是未来细胞移植的一种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大鼠甲状旁腺细胞经培养后再移植对其存活的影响。方法 将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的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后再行移植 ,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 ,并对移植物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新鲜甲状旁腺移植组平均存活期为 (9.2 5± 3.4 5 )d ;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后移植 ,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 (46 .2 5± 7.4 4 )d ,明显延长(P<0 .0 1) ,在 5 0d观察期内 ,8只鼠中有 6只的血清钙及PTH值持续在正常范围内。移植物内可见完整的甲状旁腺细胞 ,其内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杆状的线粒体及分泌颗粒。结论 大鼠甲状旁腺细胞经培养后再移植可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4.
乌司他丁对犬胰岛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判定在机械分离纯化犬胰岛过程中,胰腺原位灌洗时应用乌司他丁(UTI)的保护作用,观察胰岛的获取产量。方法将20只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HC-A组:胰腺经腹主动脉原位灌洗时用冷HC-A液2500ml;HC-A UTI组:胰腺原位灌洗时,HC-A液中加用UTI10000U/kg。两组均经主胰管用4℃胶原酶V控压灌注,在RicordiChamber系统中消化,用Ficoll连续梯度离心纯化。记录消化时间、胰岛外分泌腺包裹率、胰岛纯度、纯化后胰岛在体外用低糖与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C-肽的释放量及收获的胰岛当量(IEQ),并对纯化后的胰岛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HC-A UTI组与HC-A组在胰腺消化时间、胰岛外分泌腺包裹率、胰岛纯度、纯化后的胰岛在体外经低糖与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C-肽的释放量以及胰岛的形态和结构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A组收获胰岛[(3.42±1.47)×104]IEQ,HC-A UTI组收获胰岛[(6.17±2.86)×104]IEQ,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犬胰岛分离和纯化过程中,胰腺获取原位灌洗液中加用UTI能保护胰腺组织,增加胰岛产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胃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05例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对临床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中,102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7.14%,经过医护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沟通,无一例医源性损伤及患者死亡的发生。结论经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不仅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利于手术进行,而且使医生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减少医患、医护之间的矛盾,医护默契配合、护患完美沟通是成功处置各种患者的重要保障。食管异物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护患沟通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正> 本文对哈尔滨市七所医院二十年来甲状腺手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的204例甲状腺癌的诊断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1971年至1991年共收治甲状腺癌20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145例,男女比1:2.4。年龄15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p16基因纯和缺失和突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多重PCR、PCR SSC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 5 0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的表达情况 ,其中早期胃癌 7例 ,进展期胃癌 43例。结果 p16基因总的点突变频率为 8.0 0 % (4 5 0 ) ,早期胃癌为 14 .2 9% (1 7) ,进展期胃癌为 6.98% (3 4 3 )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p16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0 .0 5 )。p16基因总的纯和缺失频率为 16.0 0 % (8 5 0 ) ,早期胃癌为 0 (0 7) ,进展期胃癌为 18.60 % (8 4 3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p16基因缺失频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结论 p16基因点突变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对胃癌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p16基因纯和缺失是胃癌的晚期事件 ,可能与胃癌的转移和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68.
我们自1980年至1988年间,共诊治胆囊隆起性病变52例,其中哈医大二院28例,一院24例,现讨论如下。临床资料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16~69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者3~4天,最长13年,平均病程为12个月.早期最主要的症状为右上腹部疼痛(100%),呈隐痛、胀痛、钝痛或绞痛。具有急慢性胆囊炎之特点,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51.92%),发热(21.15%),黄疸(7.63%),右上腹部包块或胆囊肿大(28.84%)。经B超诊断者36  相似文献   
69.
3年来,我们采用1cm~3去包膜小脾块移植于网膜囊内的方法,对21例脾外伤脾破裂患者进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手术。术后不同时期作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_3、淋巴细胞转化卒、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同位素铟(~(111)In)扫描等项检查。结果说明移植之脾组织存活良好,并较早地恢复了部分脾脏功能。从而证明了我们的移植方法安全可行且效果较佳。这对预防凶险的脾切除术后感染(OPS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0.
老年人阑尾炎临床表现轻、病理变化重,易穿孔。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