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感染人数高达1亿人以上,每年新感染病例5千万,死亡100万[1].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比其他人群更易感染乙肝病毒,而接种乙肝疫苗是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所以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2.
改进三分区法对纵隔病变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三分区法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10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应用三分区法,了解各种病变在各分区的分布情况.结果按发病率排列:前上为淋巴类病变、胸腺肿瘤、畸胎类肿瘤、胸内甲状腺肿等;前下为心包肿瘤、畸胎类肿瘤等;后纵隔为淋巴类病变、食管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动脉瘤等.结论此方法简便实用,定位准确,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3.
输尿管囊肿的X线与B超显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囊肿 ,又名膀胱内输尿管囊肿 ,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性病变 ,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此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血尿及腹痛。本病在B超问世以前单靠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或逆行造影发现 ,自从有了B超以来 ,本病发现明显增多。我们收集资料完整的 13例病例 ,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及手术病理证实。 13例均先有B超发现 ,然后行静脉尿路造影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13例中男 2例 ,女 11例 ,男女之比 2∶11。发病年龄 4~ 5 4岁 ,平均 2 9岁。其中 2 0~ 40岁女性 7例 ,5 4岁女性 1例 ,4~ 7岁儿童 5例 ,其中有 2例男性儿童…  相似文献   
54.
颈胸部囊性淋巴管瘤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囊性淋巴管瘤来自间叶组织 ,自淋巴管发生的良性疾病。较为少见 ,且命名较多 ,也可称为淋巴水囊肿或囊样水瘤 ,海绵状淋巴管瘤等。我院近期先后手术病理证实 3例 ,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例 1 女 ,5个月 ,出生后发现颈下有核桃大小包块 ,质软无红肿。包块逐渐增大 ,并向胸部延伸。查体 :胸廓入口部有一约 10cm× 8cm× 5cm大小肿块 ,触及表面光滑 ,质软并有囊性感 ,压之患儿无痛苦感觉。X线所见 :纵隔影增宽并与颈部包块相连 ,边缘较光滑 (图 1)。B超所见 :于颈胸部可探及一囊性肿物 ,其内可见多条纤细间隔 ,其后缘向胸内延续 ,…  相似文献   
55.
手术所见:左侧胸膜广泛粘连,上叶肺严重受压不张,肿块与上叶肺粘连较重,张力较高,施行游离肿块及松解粘连组织困难,遂行切开肿块吸出暗红色液体1500ml。探查见肿块囊壁主要为脏壁层胸膜及部分被压缩的肺组织,囊基底部位于前胸壁纵隔旁,囊腔内除液体外未切除异常组织。病理诊断:左胸腔巨大包裹性积液。讨论:胸腔包裹性积液一般多发于后胸壁及侧胸壁,发生于前胸壁者少见。前胸壁纵隔旁形成巨大团块状包裹性积液,文献报道不多,尤其是包裹性积液贴近纵隔与纵隔界限不清时,很难与纵隔囊性畸胎瘤鉴别。本例病人的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中,均误为纵…  相似文献   
56.
胃良性肿瘤较少见,据统计约占胃肿瘤的2~5%,现将我们收集的15例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其中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2例,腺瘤4例。经胃镜证实的4例均为腺瘤样息肉。腺瘤与腺瘤样息肉共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6~70岁,病程从2个月至  相似文献   
57.
非骨骺成软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0岁,右肩部高起并右肩关节酸痛不适1年余,逐渐加重而就诊。体检:右肩胛骨上缘可触及一硬性包块,无明显压痛,右肱骨后伸、外展及旋转不同程度的受限。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右侧肩胛骨上缘见有一约4cm×4cm类圆形骨质破坏区,骨皮质变薄,边缘清楚光滑,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点状钙化影,局部未见骨膜增生及软组织块影。X线误诊为内生软骨瘤(图1)。手术见右肩胛颈内侧有一约3cm×3cm的骨性隆起,表面欠光滑,内容物呈鱼肉状,有砂粒感。刮除内容物后见病灶腔内壁光滑、完整,约3cm×3cm×4cm大小,喙突未见侵袭,病理…  相似文献   
58.
纵隔淋巴管瘤是纵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断较困难,目前仍主要依赖影像学的检查。现就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纵隔淋巴管瘤的X线和超声资料及其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为我院1984年至199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人,年龄为3个月至48岁,其中1岁以内者1例,其余5例均为成年人,平均年龄30岁。男4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先由X线检查发现,后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脂肪瘤影像表现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 8例上消化道脂肪瘤的患者均进行了上消化道钡餐及双对比造影检查 ,其中 1例行超声检查 ,2例行CT扫描检查 ,5例经内窥镜检查。结果  (1)胃肠钡餐及双对比造影检查只能显示出上消化道良性占位性病变 ;(2 )超声和内窥镜对本病能诊断出良性占位性病变 ;(3 )CT扫描及强化扫描检查清楚地显示出脂肪密度 ,术前能做出明确诊断。结论 X线与内窥镜检查怀疑上消化道脂肪瘤者应与CT扫描相结合是提高诊断上消化道脂肪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0.
手足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  8例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患者中男 5例 ,女 3例。年龄 12~ 3 5岁 ,其中 12~ 3 0岁 7例 ,3 5岁 1例。病史 6个月~ 4年。临床症状 :局部轻微痛 4例 ,酸胀痛 3例 ,无明显症状 1例。 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其中 1例行走困难 ,另 1例跛行。发生在指骨 4例 ,掌骨、趾骨、跟骨及跖趾均有病变者各 1例。本组8例术前X线平片均误诊为软骨瘤 6例 ,巨细胞瘤及囊肿各 1例。 8例均摄有正位、侧位及部分斜位X线平片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讨论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起源于软骨性的结缔组织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分化的软骨粘液样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