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多向分化和增殖的潜能,但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含量极少,因此体外纯化和扩增极其重要。 目的:拟建立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其增殖及生长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6-05/2007-12在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和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血来源于成人肋骨骨髓。 方法:收集成人骨髓血,采用密度为1.077的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成体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根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贴壁的特性除去未贴壁细胞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3代细胞在-80 ℃条件下冻存,24 h后复苏,观察活细胞数,按2×103/cm2种植扩增,扩增时保持细胞密度为2×103/cm2~8×103/cm2。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和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抗原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方法绘制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生长曲线。 结果:原代培养接种三四小时后细胞开始贴壁,24 h后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3 d后贴壁细胞为单个或几个细胞克隆,散在分布,大部分细胞呈纺锤形。7~9 d后集落迅速增多细胞融合,细胞数量约增加了10倍;10~12 d,细胞数量增加了约20倍,铺满了全层,细胞排列也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样生长,旋涡中心细胞呈多层分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KDR、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1a、CD14、HLADR等。原代细胞培养曲线显示,第2~6天为生长潜伏期,第8~10天进入对数增长期,第12~14天进入个平台期;传代培养的潜伏期为24~48 h,对数增长期为4~6 d,细胞的增殖、生长逐渐缓慢,接种后8到9天进入平台期。 结论: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的方法获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大量增殖的能力,表达CD105、KDR,不表达HLA-DR、CD34、CD45、CD11a、CD14。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发生12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12例心脏外科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抗结核药物.主要临床表现是黄疸9例(82%),化验肝功能发现明显异常3例(18%).心脏手术前出现9例,手术后出现3例.其中2例为缩窄性心包炎,7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44mo,10例有随访应答,复查肝功能正常,无中期并发症.结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多发生于右心功能不全、营养差的患者.对心脏手术前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度过围手术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不停跳技术在猪离体心脏实验模型的应用.方法 7只实验用猪,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常规开胸,在不停跳的情况下游离血管,建立体外循环管道连接,利用体外循环机保证冠脉灌注.在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进行心脏离体手术,离体后心脏置无菌塑料袋于恒温水箱(37℃)保存,左心耳置引流管.灌注血液温度37℃,流量控制在300 ml/min左右.观察离体后心脏跳动情况,离体后每隔1小时取左心耳组织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歧酶(SOD),6小时后取心尖部心肌行电镜检测.结果 7只动物除一只因左心反流胀停失败,其余均成功建立离体不停跳模型.MDA及SOD在离体6h内变化不明显,心肌超微结构保持良好.结论 在体外循环系统支持下可以保证心脏在离体及体外过程中不停跳,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为大型动物的体外心脏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54.
马魁  宋剑非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277-2279
目前的研究表明,除基因突变或缺失外,表观遗传改变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DNA甲基化是影响表观遗传的重要机制之一,其在基因表观遗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同种健康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间断灌注组 (对照组);不停跳组(实验组),每组6只.分别在CPB的不同时刻测定心肌组织铜蓝蛋白(CP)的含量及静脉血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切取心肌组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CPB期间CP、MDA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灌注后升高更明显.实验组虽也有所升高,但较对照组低,且恢复正常灌注后无升高趋势.超微结构的改变示对照组改变明显,而实验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浅低温不停跳行心内直视手术可有效避免心肌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心包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回顾70例心包内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结果:1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1.43%,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急性肺水肿6例,支气管胸膜瘘及进行性血胸各2例,15例台愈出院,结论:心包内解剖肺血管并不一定增加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洋地黄类制剂可以防治心包内全肺切除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术后限制液体入量是防治急性肺水肿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7.
不使用消耗品的电视胸腔镜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使用消耗品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时,作一长3-8cm的胸腔镜小切口,通过该切口借助常规手术器械进行61例胸内手术,包括肺大疱切除38例,恶性胸水胸膜活检、胸膜固定9例,肺部分切除6例,纵隔肿瘤切除5例,肺叶切除3例。结果:全组均不需用一次性消耗品,没有中转开胸病例,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常规开胸手术少。结论:不用消耗品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可行的,胸腔镜小切口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肺癌联合受侵器官的扩大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伴有胸部器官侵犯的局限性浸润的Ⅲ期以上晚期肺癌43例实施了肺癌联合受侵器官部分切除的扩大切除术,切除器官包括部分左心房、胸壁、胸主动脉外膜、肺动脉、隆突、上腔静脉、心包.本文就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9.
小儿急性化脓性心包炎是致病菌经邻近器官的感染扩散或血源性感染所致的继发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心包填塞症状,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自1993—2002年共收治小儿急性化脓性心包炎患儿2l例,均采用心包大部分切除术,效果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食管癌发病及死亡的高发区,因其预后不理想,总体生存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多等也让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于早期食管癌患者,国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但部分临床观察已经发现,与传统的开放手术(open esophagectomy,OE)相比,食管癌微创切除手术(minimal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的可以有效减少食管癌术后某些并发症以降低病死率,而且能减少患者手术痛苦,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本文就目前微创食管癌手术的发展以及未来走向加以讨论,以期为食管癌的微创外科治疗及研究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