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群体14个Y-STR位点单倍型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其在法医物证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带技术,分析DYS713、DYS720、DYS635、DYS456、DYS389Ⅰ、DYS390、DYS389Ⅱ、H4、DYS460(A7.1)、DYS391、DYS448、DYS393、DYS439及DYS392等14个Y-STR位点单倍型在203名河南汉族无关个体中的分布,并用于2例法医物证检案的判定。结果:203例样本中共检出20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高达1,个体识别率为0.999976。应用于2例法医物证检案,得到准确判断。结论:构建的Y-STR复合体系具有较高单倍型遗传多态性和个体识别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发病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对17例确诊HCMV感染相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与25例EB病毒感染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相比较.结果 与EBV组比较,HCMV组患儿淋巴结肿大少见(P<0.05),渗出性咽峡炎少见(P<0.05),肝功损害较轻(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程度较低(P<0.05),HCMV组病例经更昔洛韦治疗后可以全部治愈.结论 HCMV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与EB病毒相关IM有所差异,更昔洛韦对以上两种病原感染的IM治疗均有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改进检测预警哨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23ku膜蛋白大亲水肽段(Sj23HD)IgG抗体的Western blot方法,并观察其现场应用价值。方法预先制备转印有重组si23HD蛋白的NC膜条,采用化学发光Western blot检测哨鼠血清抗sj23HD IgG,观察方法的稳定性和敏感性,并对2012年江苏省潜在血吸虫感染高风险水域监测预警哨鼠回收后第14、21、35d血样进行检测,同时以ELISA检测方法作为对照,对免疫检测结果与解剖查虫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后的Western blot操作简便,比常规方法节省142周时间。预制NC膜条至少可低温保存6个月,其敏感性与新鲜制备的NC膜条的敏感性相似。使用改进后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预警哨鼠14、21和35d血清标本,阳性率分别为0.90%,3.50%和5.06%,ELISA阳性率分别为0.45%、3.00%和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免疫学方法的敏感性均高于解剖查虫法。结论改进后的Western blot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可用于预警哨鼠血吸虫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44.
对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14月龄.因贫血发作性加重4个月,反复住院3次.每次发病间隔1~2个月.均表现为贫血进行性加重、乏力、精神不振、气促.伴有发热、轻咳.无咯血、呕血、黑便.尿色正常.  相似文献   
45.
循证医学模式的引入使得恶性肿瘤中医治疗的有效性有了新的阐述途径,同时也对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患者的自身感受,医师望闻问切四诊等得到的主观信息是主观疗效评价的重要组成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中医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由单一的症状是否好转的评价发展至多重症状是否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等的评价方式,主观疗效评价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规范,文章就目前主观疗效评价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6.
47.
水生棒状杆菌是一种它的形态生化特征都类似于李斯特菌的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因它寄生在水中而得名。近年来,由棒状杆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告越来越多,但作为水生棒状杆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告并不多见。目前国内尚未见由水生棒状杆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告,而由水生棒状杆菌引起鸽子的暴发感染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就一批购自比利时的二十只鸽子在运输途中暴发感染事件所致的病原学分离鉴定结果分析如下。1 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  1998年4月中旬,我市信鸽学会会员从比利时购进20只灰色羽毛的赛鸽。在从比利时空运至沈阳后几天内…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60mg/kg)制作大鼠早期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8、12wk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双眼全眼球组织做石蜡切片并做视网膜铺片,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的形态学和血管分布变化; 取双眼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行ADP酶视网膜血管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形态、细胞中Ca2+的荧光强度和分布变化。

结果:糖尿病组造模12wk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个数呈递增趋势。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周部和周边部可见无血管区,无血管区面积也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VEGF、Bcl-2和Bax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造模4、8、12wk比较,RGCs内钙离子荧光浓度逐渐升高,荧光染色强度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Bcl-2和Bax表达非常明显,从而上调 VEGF的表达。Bcl-2、Bax和VEGF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
人乳头瘤病毒 (HPV)通过其基因产物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调节 ,延长宿主细胞终末分化时间 ,使病毒易于自身复制。HPVE5 ,E6 ,E7蛋白不仅在细胞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而且是干扰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蛋白。E5主要通过提高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活性发挥转化作用 ,HPVE6和E7蛋白主要通过与关键细胞周期调节物 (p5 3,pRb)作用 ,使受累细胞绕过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的调控 ,导致细胞连续增殖及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