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血栓性静脉炎是静脉内脏的炎症及血栓形成的外科常见病。近年来对本病治疗的论述甚多,但对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较少。白1988年至1993年我们采用活血化瘀疗法对39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2.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干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6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治疗,内固定采用克氏针、螺钉和重建钢板。疗效评分标准用AOFAs评分标准。结果62例术后获2a随访,优60例、良2例。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应充分考虑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3.
封闭与微创手术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世锋  肖海涛 《中国骨伤》2007,20(3):188-189
目的:比较封闭与微创手术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效果,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封闭组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24~68岁,平均41岁;采用2%利多卡因2~3 ml 强的松龙25 mg在肘外侧痛点处封闭治疗(随访36例)。手术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8~62岁,平均39岁;采用局部2%利多卡因麻醉,在痛点处2 cm纵行切口,将伸肌总腱起点附着处半环形部分切断并向远段剥离,局部微血管神经微束切断并结扎(随访31例)。术后按Verhaar标准进行3、6、12个月随访。结果:封闭组3个月时优31例,良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1%;6个月时优23例,良4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75%;12个月时优3例,良2例,可5例,差26例,优良率为14%。手术组在3个月时优2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6个月时优29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12个月时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封闭治疗在短期内有较好的效果,微创手术在远近期的疗效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8例髌骨骨折患者应用髌骨环内固定。对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的疼痛及功能、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62例获随访,6例失访,随访时间6~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无骨折再移位和内固定失效发生。根据B stman评分:优39例,良21例,差2例。术后膝关节的屈曲度为126.2°~134.6°(130.4°±2.1°),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灵活,复位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膝早期功能锻炼,尤其适合髌骨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65.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中期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12例24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评估根据置换后随访双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臼杯、股骨假体位置及周围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磨损速度与趋势。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1~5年(平均3年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0.3±3.3)分恢复到术后(94.5±3.8)分。假体均位于解剖位置,尚未见术后感染及松动发生,患者双下肢长度差术前为1~5cm,术后为0~1cm,11例22髋疼痛完全消失,1例2髋有轻度疼痛伴有轻度跛行,但能够生活自理且恢复正常工作,其余患者均步态正常。结论生物型假体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能够提供理想固定的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6.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人工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分析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修复四肢粉碎性骨折骨缺损的作用途径。方法:42例四肢骨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骨折骨缺损。复合组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人工骨移植组仅作单纯的人工骨移植,自体骨髓移植组仅将单纯的自体骨髓注射入骨缺损处。所有患者均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影像学随访,观察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在内固定后第3,4,6周,复合组伤肢骨痂形成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骨移植组及自体骨髓移植组(P<0.01)。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复合人工骨较单纯的人工骨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更能促进早期骨痂反应,加速骨折后骨缺损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7.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是骨髓腔内主要的受力细胞,在人工关节置换病例中,其生命活动状况与假体传导压力有密切关系。 目的:观察持续性压力培养环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持续压力致假体松动下沉进展及其置换后活动影响的生物学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4-02/2007-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出生1个月的新西兰幼兔1只,体质量0.5 kg,取其骨髓基质干细胞用于实验。 方法:传代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将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按1×104个/孔随机接种于7块24孔培养板,14 h后细胞完全贴壁,换新鲜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实验随机将4块培养板分为4组:对照组不予加压,20 kPa持续压力组,60 kPa持续压力组,100 kPa持续压力组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天施以20,60,100 kPa的持续3 h压力。 主要观察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培养1,3,5,7 d各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吸光度值变化。 结果:除培养第1天外,第3,5,7天各压力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其中第3天20 kPa持续压力组与60 kPa持续压力组吸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均高于100 kPa持续压力组(P < 0.05)。第5天不同持续压力组吸光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压力越高,吸光度值越低。第7天100 kPa持续压力组吸光度值低于压力20 kPa持续压力组(P < 0.05)。 结论: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不宜过早下地,否则将产生持续性应力,可以引起骨髓腔内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抑止,从而不利于骨质愈合,容易产生假体下沉和松动。  相似文献   
68.
69.
髂腹股沟轴型皮瓣在手外伤的应用宋世锋1姚伦龙1李维杰1安维军21988年3月~1993年12月,应用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各种手外伤46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5~52岁。拇指损伤8例,其中脱套...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