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院自1991年9月至1992年12月,对20例前列腺增生病人行耻骨上膀胱内摘除术,术前口服酮康唑,术中结扎膀胱颈5点、7点处动脉并以凝血酶8000U浸润纱布填塞止血,收到满意效果。现予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年龄55~79岁,平均71.8岁。术前尿流率检查18例,均呈梗阻状态,排尿时间延长。残余  相似文献   
12.
车祸致膀胱破裂43例IS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判断创伤的严重性及其预后。方法:采用简明创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scale,AIS)及其派生出的创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vity score,ISS)对车祸致膀胱破裂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ISS〉16分视为重伤。结果:ISS16~19分5例,20~25分2例,26~34分15例,超过34分2例,余均〈16分。结论:ISS评分可有效解决交通事故所致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在根治手术中合理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8年9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7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8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岁.术后TNM分期:T1 9例,T2 24例,T3 39例,T4 5例.常规将盆腔淋巴结分5组,比较各组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转移率为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例数占全部患者的百分比.阳性淋巴结检出率为转移淋巴结枚数占全部检取淋巴结总枚数的百分比. 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27.3%(21/77)和14.8%(233/1576).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闭孔、髂内、髂外、髂总和骶前,分别为19.5%(15/77)、19.3%(11/57)、13.7%(10/73)、5.3%(3/57)和3.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髂外、闭孔、髂总、髂内和骶前,分别为23.0%(83/361)、22.1%(103/467)、9.5%(17/179)、6.8%(28/411)和1.3%(2/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T1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 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术时,对淋巴结转移率高的闭孔和髂内区域必须清扫,对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高的髂外和闭孔区域要完整清扫.根据术中闭孔、骶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是否阳性,确定盆腔淋巴清扫范围.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不建议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带蒂包皮与尿道板联合皮瓣修复近端型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修复近端尿道下裂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全组 76例 ,采用Koyanagi改良术 31例 ,并与Duckett术 4 5例相比较 ,获随访 6 3例。用 χ2 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oyanagi改良术 (前一组数据 )与Duckett术 (后一组数据 )临床结果 :手术所需要时间分别为 (118.4± 31.5 )min和 (179.5± 2 8.3)min(P <0 .0 2 ) ;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38.7% (12 /31)和 6 4 .4 % (2 9/45 ) (P <0 .0 5 ) ;父母对其儿子术后外生殖器外观满意度分别为 77.8% (2 1/2 7)和 4 7.2 % (17/36 ) (P <0 .0 5 ) ;阴茎旋转扭曲大于 90°者分别 0 %和 19.4 % (7/36 ) ;术后尿瘘再次修补成功率分别为 88.9%(8/9)和 6 1.5 % (8/13)。结论 Koyanagi改良术符合解剖生理 ,是一种较理想的Ⅰ期修复近端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睾丸扭转术后随访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术后转归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病例行病史回顾及随访。内容包括年龄、病程、扭转程度,睾丸体积,精液常规等。用χ2及确切概率法统计。结果全组睾丸获救率为42.2%,它与病程长短(P<0.005)扭转度数(P<0.025)有关。获访21例,时间8个月~12年。获救睾丸萎缩率66.7%,它也与病程长短(P=0.047)、扭转度数(P=0.017)有关。病程大于24h患儿睾丸全部萎缩。11例获精液常规检查,7例异常。结论扭转睾丸坏死和萎缩的相关因素病程和扭转程度。病程大于24h或扭转大于540°的睾丸几乎无存活可能。同时影响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6.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是肾积水常见原因之一。1997-2003年我们采用离断式反向裁剪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3~14岁,平均6岁。左侧21例,右侧6例。术前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8例。大剂量IVU检查不显影3例。术前经IVU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前列腺癌而行前列腺根治切除+分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9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分为9区5组,明确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频率和分布,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结果:全组有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6.9%(25/93)。低、中、高危组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39)、30.0%(9/30)、62.5%(15/24)。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髂内、闭孔、髂外、骶前和髂总,分别为16.4%(11/67),15.1%(14/93),11.8%(11/93),2.3%(1/44)和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淋巴结(阳性)53枚,转移度为3.2%(53/1643)。各组转移度由高到低排列为闭孔、髂内、髂外、骶前和髂总分别为4.9%(23/468),4.0%(16/401),3.2%(12/378),0.9%(2/222)和0(0/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对低危组的患者可不实施盆腔淋巴结清扫;对中一高危组患者,必须实施淋巴结清扫。②清扫范围:髂外、髂内和闭孔组为必须清扫的最小区域范围;髂总和骶前组不必进行常规清扫;③可根据术中闭孔、骶前组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转移,来决定盆腔淋巴结清扫最适个体化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可卡因诱导不同年龄段大鼠生殖系统损害动物模型,探讨可卡因对不同年龄段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影响。方法 应用3、6、12周龄SD雄性大鼠皮下注射可卡因28d建立吸毒动物模型。测定血清性激素浓度,分析生殖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可卡因诱导4周后,3周龄大鼠睾丸重量减轻(P<0.05),其他生殖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6周龄大鼠睾丸、附睾和阴茎重量减轻(P<0.05),其中睾丸重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2周龄大鼠生殖器官重量则均无明显影响(P>0.05)。3周龄实验组大鼠睾酮(T)降低,雌二醇(E2)升高(P<0.05);6周龄实验组大鼠T明显降低(P<0.05),而E2变化;12周龄实验组大鼠T、E2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年龄段实验组大鼠均出现细胞凋亡梯带,生精细胞凋亡峰值明显增高,其中6周龄组最为显著。3、6和12周龄实验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6周龄实验组 Caspase-3活性增高更为明显(P<0.01),Caspase-3活性增加与血清雄激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可卡因诱导不同年龄段大鼠 28 d可致大鼠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内分泌功能损害,造成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增殖能力下降。该模型是研究毒品影响不同年龄段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损害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日间手术的分散型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临床路径等措施,建立日间手术的同质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推进日间手术开展的难点,借助医保政策调整、绩效机制激励,构建包括手术目录前端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简化、后端质控的日间手术同质化管理模式,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日间手术在分散型模式下的同质化管理,日间手术量增多,日间手术占比上升,住院均次费用下降、除7日内非计划再住院率以外的负性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分散型日间手术管理不增加医院运行成本,在同质化管理模式下,能促进日间手术开展,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膀胱癌而行全膀胱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解剖部位将盆腔淋巴结分为10区6组,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结果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和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29.5%(38/129)和6.8%(214/3142)。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分别为20.9%、18.6%、17.1%、11.5%、9.8%和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髂总、闭孔、髂外、髂内、骶前和肠系膜下动脉分叉以下腹主动脉及腔静脉周围,分别为10.6%、10.0%、8.9%、5.3%、4.0%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性手术时,淋巴结清扫基本范围包括髂总动脉加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骶前和腹主动脉远端组若未发现可疑转移淋巴结者,该区域不必进行常规清扫。可根据手术所见,直接选取闭孔、骶前组淋巴结中的疑似转移者,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肿瘤转移,决定是否缩小或超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