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14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意义 ,我们采用OlympusCLE 10纤维结肠镜 ,PSD 10型高频发生器 ,OlympusWSD 9u圈套器 ,WFD Iu热活检钳 ,对 14 2例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之后 ,根据息肉情况 ,采用①直接对 <0 .5cm以下息肉行热活检钳电凝 ;②直接圈套法切除 ;③分块分次切除。并对切下息肉回收送病理检查。结果 :14 2例患者 2 0 2枚息肉全部摘除 ,未发生肠出血。发生肠穿孔 1例 ,均门诊随访未住院观察。术后标本送病理。息肉 2 0 2枚 ,其中单发 95例 ,占 6 7% ,多发 4 7例 ,占 33%。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 ,形态包括有蒂、…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安徽不同产地共5批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1nm.结果 安徽各产地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均超过5%.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单,过程便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检测.本实验为继续深入研究安徽茶叶质量和以茶叶为原料进行...  相似文献   
23.
胃镜下活检是诊断胃内病变的重要手段和依据。胃壁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黏膜下层的血管最为丰富。活检时深达黏膜下层或更深时.直接钳破较大的小动脉.或钳破溃疡下层坏死的血管.均可造成出血。同时引起凝血功能的紊乱.若临床监测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本研究观察了资料完整的43例胃镜下活检前及活检后1小时、第3天和第7天.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特点,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有5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大致正常,73例有异常改变.73例异常中有各种心律失常者66例,占90.4%,伴ST段、T波改变的11例;仅有ST段、T波改变的7例,占9....  相似文献   
2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根除Hp后仍存在一定的再感染率。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国外患者Hp根除后年再感染率很低,只有0.5%-4%[1],我国年再感染率为(2.82±1.16)%[2]。理论上感染率高的人群,其再感染率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26.
针对高职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尝试在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对此种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IGF-Ⅱ)和血钠的变化,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放射检测6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GF-Ⅰ、IGF-Ⅱ的水平,同时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检测肝硬化患者血电解质和肝功能,比较在正常人与肝硬化以及肝功能不同Child-pugh级别中的变化;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IGF-Ⅰ、IGF-Ⅱ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301),血清IGF-Ⅰ、IGF-Ⅱ和血钠的水平与肝功能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测定值随肝功能的减退而降低,三者在Child-push分级A、C二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病死组的血清IGF-Ⅰ、IGF-Ⅱ和血钠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其中血清IGF-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F-Ⅰ、IGF-Ⅱ和血钠的测定可作为肝功能评估的重要检测指标,其中血清IGF-Ⅰ的敏感性高于IGF-Ⅱ和血钠,联合测定有协同评估肝功能状态及提示近期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背景: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有关,其检测有助于肝癌治疗效果的评价。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柃塞(TACE)治疗埘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IGF-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3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纳入研究。以放射免疫测定检测血清IGF-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的血清IGF-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经3次TACE治疗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TACE治疗期间存活组血清IGF-Ⅱ水平逐渐下降,而死亡组血清IGF-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反而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TACE治疗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IGF-Ⅱ水平.血清IGF-Ⅱ水平可作为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健康体检者4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体检者及介入治疗前后的肝癌患者血清IGF-Ⅱ水平.结果:介入治疗前、后血清IGF-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治疗有效组20例,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GF-Ⅱ水平的比较,显示第2次TACE治疗以后血清IGF-Ⅱ水平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或P<0.001).无效组13例,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GF-Ⅱ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TACE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IGF-Ⅱ的水平,检测血清IGF-Ⅱ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价TACE疗效、复发、转移及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2个月及半年采用酶联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PC3、AFP水平.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法检测血清GPC3、AFP水平.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的血清GPC3及AF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1~3次TACE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清GPC3及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无效组变化不明显;GPC3+AFP更能反映疗效.结论 GPC3与AFP均是较好的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生化指标.GPC3+AFP联合使用,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