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T)与步态时-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22例,由同一名专业人员分别对其进行TUGT、MWST和步态时-空参数评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UGT和MWST测试与步态时-空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22例患者的TUGT和MWST测试结果分别为(18.57±7.41)s和(1.59±0.53)m/s。MWST与步长、步速和步宽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TUGT与步长、步速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同时,TUGT与MWST呈显著负相关(r=-0.712,P<0.05)。 结论 TUGT和MWST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0.5Hz组、1Hz组和2Hz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M1区进行不同频率(0.5Hz、1Hz、2Hz)的rTMS治疗,持续治疗20d,于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第20天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①上肢功能变化:治疗后3组上肢功能均明显提高,治疗10d时,0.5Hz组上肢MI评分明显高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各项评分均优于2Hz组(P<0.05),1Hz组上肢MI评分优于2Hz组(P<0.05),0.5Hz组与1Hz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后3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治疗10d时,0.5Hz组CMCT明显短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MEP皮质潜伏期明显短于2Hz组(P<0.05),CMCT明显短于1Hz组和2Hz组(P<0.05);1Hz组CMCT较2Hz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0.5Hz或1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脑梗死患者健侧半球均可明显提高患侧脑区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且0.5Hz的刺激频率对提高患侧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最有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裸足状态(bare foot)、穿戴软式塑料踝足矫形器(sAFO)和硬式塑料踝足矫形器(hAFO)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静态和动态平衡、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52例,男38例,女14例,分别在睁眼和闭眼2种方式下,采用Pro-Kin平衡评估训练仪评估bare foot、sAFO和hAFO 3种条件下的静态站立平衡功能,记录每种条件下双足最适距离站立以及主要测量参数,包括前后摆动幅度标准差、左右摆动幅度标准差、前后平均运动速度、左右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和运动长度。采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 Tinetti POMA)评估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在3种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和步态功能。结果 静态站立时,bare foot、sAFO、hAFO双足间最适距离分别为(15.46±4.65)cm、(17.87±5.5)cm、(18.43±5.45)cm。使用sAFO站立时,在睁眼状态下,左右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运动长度显著小于bare foot站立条件(P&l...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chin-down(低头)动作的定义、适用范围、机制及其在吞咽障碍患者中预防误吸的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导致的运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活动不利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虽然近年来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运动功能障碍仍然是康复治疗领域的难题之一,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自2005年以来,已有学者开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CB)矫形足垫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以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训练,并结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加用ICB矫形足垫进行患腿负重控制训练,并要求患者日常生活中穿戴矫形足垫步行。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测量2组患者的下肢立姿跟骨休息位角度(RCSP)、胫骨扭转角度(MP)和前足角度(FP),同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以及10m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步行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后,除对照组FP外,2组患者其余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CSP和MP分别为(1.78±0.32)°和(13.33±2.5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2.58±0.59)°和(12.45±3.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BBS 和MAS评分以及MWS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B矫形足垫结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负重时的控制能力,促进其平衡和步行运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不同康复治疗阶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水平,为临床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脑卒中患者90例,常规按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规范进行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第1月末、第3月末和第6月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 (1)大便控制与小便控制功能在第1次访视与第2~4次访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2~4次访视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2)除大便控制与小便控制外,改良Barthel指数各项目各次访视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第4次访视时,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饰和吃饭项恢复较好(百分比值>80%),用厕、转移、行走、穿衣和上下楼梯项恢复尚可(百分比值居于60%~80%之间),而洗澡项恢复较差(百分比值<60%).结论 脑卒中患者大小便控制功能早期即可基本恢复,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其余项目在半年的访视期内均可以持续恢复,但需重点关注洗澡、用厕、转移、行走、穿衣和上下楼梯项.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偏瘫早期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7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康复加针灸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康复组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增加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康复加针灸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并增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康复组与康复加针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时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入组后6个月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劣;偏瘫患者的自然康复过程大概3个月,故康复训练宜及早介入。  相似文献   
39.
背屈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穿戴不同角度踝足矫形器(AFO)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探讨不同角度AFO对偏瘫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对9例偏瘫患者背屈5°、0°位AFO与裸足进行步态对比分析,获取步态参数。结果:背屈5°AFO(DAFO)与裸足相比,能显著增加患者步长(P0.01)、步速(P0.01)、步幅(P0.05)和步频(P0.05),减少步长时间(P0.01)和步幅时间(P0.05)。0°位AFO(功能位,FAFO)与裸足相比能显著增加步幅(P0.05)。背屈5°与0°AFO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步速(P0.05),减少步长时间(P0.05)和步幅时间(P0.05)。两种角度AFO对偏瘫患者步态双侧对称性的改善均不显著。结论:背屈5°AFO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步速、步长、步幅和步频。  相似文献   
40.
<正>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也称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是一种在脑卒中病人中常见的、非局部损伤引起的肩部疼痛,在休息或活动时出现,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会影响病人康复治疗计划的实施、生活质量和预后[1]。HSP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3个月,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0%~20%和22%~47%[2]。脑卒中后常见的情绪状态包括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