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骶骨定标法能否有效检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静态站立及步行时的平衡功能。 方法共选取2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采用骶骨定标法、身体节段法检测骶骨标记点和身体重心的平均摆动幅度(MSA)及平均摆动速度(MSV)。以身体节段法作为检测身体重心的金标准,采用Bland-Altman(BA)图示法评估骶骨定标法检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信度与效度。 结果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入选患者站立位时X轴MSA 95%一致性区间为-4.42~5.14 mm,Y轴为-6.04~4.52 mm,Z轴为-1.75~1.31 mm;站立位时X轴MSV 95%一致性区间为-0.08~0.09 mm/s,Y轴为-0.10~0.08 mm/s,Z轴为-0.03~0.02 mm/s;步行状态时X轴MSA 95%一致性区间为-185.74~105.53 mm,Y轴为-22.57~2.76 mm,Z轴为2.76~4.43 mm;步行状态时X轴MSV 95%一致性区间为-3.10~1.76 mm/s,Y轴为-0.38~0.54 mm/s,Z轴为-0.07~0.02 mm/s。效度分析结果显示,站立位时X轴MSA 95%一致性区间为-3.62~2.55 mm,Y轴为-3.95~3.94 mm,Z轴为-7.35~19.43 mm;站立位时X轴MSV 95%一致性区间为-0.06~0.04 mm/s,Y轴为-0.07~0.07 mm/s,Z轴为-0.12~0.32 mm/s;步行状态时X轴MSA 95%一致性区间为-4.40~4.74 mm,Y轴为-17.35~4.14 mm,Z轴为-7.48~10.58 mm;步行状态时X轴MSV 95%一致性区间为-0.07~0.08 mm/s,Y轴为-0.29~0.07 mm/s,Z轴为-0.12~0.18 mm/s。上述结果表明各项信、效度检验指标其95%一致性区间均很小,均在临床允许范围内。 结论骶骨定标法可有效用于检测不同状态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身体节段法三维运动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测试中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为该检测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例有平衡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病例组或A组)和20例年龄、身高、体重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或B组),在两天内分别接受身体节段法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和Pro-KineLine平衡反馈仪的测试,每种测试进行2次。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2次结果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其重测信度;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和平衡反馈仪的测试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以检验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效度;对两组受试者的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测三维运动分析系统的敏感度。结果:①两组受试者坐位及立位下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各参数的重测信度良好(坐位ICC:A组为0.621—0.979,B组为0.672—0.980;立位ICC:A组为0.653—0.934,B组为0.613—0.974)。②两组受试者的三维运动分析系统与平衡反馈仪相对应的参数之间均有中到高度的相关性(A组:坐位r=0.636—0.793,立位r=0.716—0.883;B组:坐位r=0.453—0.700,立位r=0.495—0.628);③A组的三维运动分析各项参数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身体节段法三维运动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可以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大批的地震伤员,其中大部分损伤为骨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这些地震伤员骨折后的功能障碍问题[1]。2009年3月-5月,我们对四川绵竹市地震伤员进行了"家庭康复指导",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汉语不同强度联想词汇在听觉刺激条件下失语症患者语义启动效应的特征.方法 采用联想词汇库中高、中、低及无联想强度的刺激-联想词汇对作为语义启动的材料,通过检测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观察失语症患者(n=11)和正常对照组(n=16)在听觉呈现条件下的语义启动效应.结果 2组人群反应时间在高、中、低联想强度词汇对较无联想强度词汇对明显缩短,依次为:失语症组[(1270.20±47.70)ms.(1340.50±266.25)ms,(1429.70±317.07)ms,(1549.00±325.87)ms,P<0.05];对照组[(1140.2±274.48)nls,(1196.50±284.06)ms,(1262.10±274.31)ms,(1391.20±315.68)ms,P<0.05].失语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相比,在高、中、无联想强度词汇中无差异;但在低联想强度词汇中,失语症患者反应时间比正常对照组长[(1429.70±317.07)ms,(1262.10±274.31)ms,P<0.05].2组人群的高、中、低联想强度词汇的错误率比无联想强度词汇的错误率低,依次为失语症组[(7.73±6.07),(4.55±7.23),(6.82±8.15),(14.09±12.41),P<0.05]对照组[(3.44±4.37),(2.81±3.64),(5.31±5.91).(10.94±11.14),P<0,05];在高联想强度下,失语症患者错误率高于对照组[(7.73±6.07),(3.44±4.37),P<0.05],在中、低、无联想强度下失语症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失语症患者遵循正常受试者词汇联想强度梯度,并在高、中联想强度词汇中表现显著听觉语义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下肢痉挛偏瘫患者的步行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下肢痉挛偏瘫患者步行效率,明确是否存在理想运动频率下能量应用效率最高的运动状态.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病区2005/2006住院的脑损伤后偏瘫男性患者10例,其中脑损伤4例、脑卒中后6例,均有典型偏瘫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均具备步行200 m的能力.患者平均年龄(43.6±13.7)岁,平均身高(1.69±0.04)m,平均体质量(70.5±9.5)kg.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获得所需要的时间-空间参数步态参数,分别测定自由行走时、80%自然正常步频以及120%自然正常步频下的步行效率和步态指标,然后采用K4b2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来测定氧价以评定受试者步行效率.结果:作为肌肉痉挛模型的偏瘫患者自然步频、慢速与快速步频分别为(66.9±15.7),(71.9±12.8)和(106.1±19.0)步/mim步速分别为(33.7±9.5),(25.4±4.9)和(37.5±10.9)m/min,慢速与快速步频组分别与自然步频组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耗氧量分别为(9.3±1.1),(9.2±1.1)和(9.7±1.0)mL/(min·kg);氧价分别为(0.283±0.087),(0.350±0.081)和(0.301±0.082)mL/(min·kg).快慢步频组与自然步频组的耗氧量与氧价两两比较均未出现显著增加(P0.05).结论:早中期偏瘫患者自然步态下耗氧量与氧价与慢速、快速步频的比较未出现显著性改变,提示仅仅短期的康复训练步行效率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生物谐振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身体节段法进行平衡功能测试,探讨其在平衡功能测试中的可行性。方法共选取10名身心健康志愿者参加本实验,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采集数据,按照身体节段法的要求,在身体表面放置定标点,要求患者采用单足支撑姿势,分别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各30s的测试,每个状态重复测试2次,然后计算出重心平均摆动幅度(MSA)和平均摆动路径(SP)。采用相关性分析比较两次测试的信度,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睁、闭眼状态下重心MSA和SP间的差异。结果受试者在睁眼、闭眼状态下重心MSA两次评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P〈0.01)和-0.018(P〉0.05),重心SP在2次测试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P〈0.01)和0.654(P〈0.05)。在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受试者重心MSA在水平、前后及垂直(即X,Y,Z轴)方向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心SP在睁眼、闭眼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身体节段法测试重心MSA及sP的信度前者在睁眼情况下较重,在闭眼情况下稍差,后者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均较佳,灵敏度亦较高,该系统可用于国人平衡功能的实验室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援建人员的生活质量,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对2009年2~5月112名江苏援建人员和100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援建人员在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得分高于当地居民(P < 0.01),而援建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得分则低于当地居民(P < 0.01)?结论:需要加强对援建人员自身健康状况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观察正常青年男性脊柱区红外热像的特征和规律,为红外热像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IP型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成年男性脊柱区红外热像,记录脊柱正中及两侧区域单位面积内红外热像的平均温度值,通过定量分析明确红外热像温度的连续变化规律。结果脊柱中央区颈-胸段和腰-骶段温度较胸腰段高0.2~0.3℃(P〉0.05);脊柱中央温度较两侧明显增高(P〈0.05);脊柱中央区的颈-胸段和腰-骶段高温区向两侧扩展超出脊柱中央区,在颈-胸段表现为两肩胛骨间近似倒三角形状高温区,腰-骶段表现为菱形状,延伸到两侧髂后上棘。结论健康青年男性脊柱区域红外热像表现为脊柱中央高温和两侧对称性相对低温,颈-胸段和腰-骶段分别表现为倒三角形和菱形高温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振动对大脑皮质运动区兴奋性传导的作用。方法:将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频率7Hz,振幅7mm的振动治疗,B组给予频率14Hz,振幅7mm的振动治疗。通过经颅磁刺激下的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A、B两组患者在振动治疗前、后及治疗1h后大脑感觉运动皮质区的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比较治疗前后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的变化。结果:与振动刺激前比较,7Hz的振动刺激在治疗后即刻及1h后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虽然均有缩短趋势,但只有1h后的CMCT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14Hz组在治疗后即刻的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h后CMCT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7Hz和14Hz的振动刺激可明显提高患者受损脑区兴奋性,且14Hz的振动刺激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