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心房颤动各种消融能源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有的心脏外科手术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除冷冻外,其它绝大多数的能量源都是通过热能来进行消融的。这些方法的侵入性伤害明显少于Cox-mazeⅢ手术,操作简便,降低了并发症率。但这些能量源及其装置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在评价能量源效能时需要考虑的标准:能否能够制造有效阻断心房组织的电传导;能否有效穿透心外膜脂肪;消融是否迅速;是否会造成并发损伤;能否应用于任何所需要消融的解剖部位等。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复瘫宁系列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服用复瘫宁系列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瘫宁系列中药能改善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新型微创双房消融手术方法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对23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施行了胸腔镜双房消融手术。纳入研究的患者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不能耐受药物且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心房颤动患者,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例(8/23,34.8%),持续性心房颤动15例(15/23,65.2%)。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至1年,无围手术死亡及卒中发生。术后随访窦性心律转复率:围手术期内23例(23/23,100%)患者成功转复窦律,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术后6个月随访22例,21例(21/23,95.5%)为窦性心律,术后1年随访10例,9例(9/10,90%)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结论:微创双房消融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使用双房消融线可增加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有效的减少术后快速房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数千例的临床经验.研究结果显示了这种新型技术具有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心脏内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5.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RFA)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AF)的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6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其中男性25例(41.7%),女性35例(58.3%),年龄25~72岁,平均(50.77±1.43)岁,AF病史为1~240个月,平均(47.18±1.43)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6例,Ⅲ级39例,Ⅳ级5例,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或和主动脉瓣膜手术,同期三尖瓣成形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12例,术中对AF进行RFA手术。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12.58±28.31)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71.18±22.22)min,RFA手术时间平均(17.88±0.59)min。术后当日心律:窦性心律46例76.7%(4660),AF心律4例6.7%(460),结性和起搏心律患者AF转为窦性,为结性心律10例15.6%(1060);术后随访率83.3%(5060),平均随访(12.58±0.32)个月,术后远期76%(3850)保持窦性心律。结论:术中RFA术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明显增加体外循环与阻断时间。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中心行小切口瓣膜手术的患者。其中胸骨正中小切口患者共36例,平均年龄(45. 86±14. 83)岁,男性21例(58. 3%),主动脉瓣21例,二尖瓣15例。肋间侧切口患者54例,平均年龄(56. 77±14. 83)岁,男性31例(57. 4%),主动脉瓣30,二尖瓣2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出36对患者。结果:住院期1例患者侧切口主动脉瓣手术因主动脉根部出血死亡,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中小切口组患者在手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显著短于侧切口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输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与肋间侧切口微创瓣膜手术相比,正中胸骨小切口患者有更好的受益,外科医生更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87.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移植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免疫制方案调整策略的结果。方法:34例在心脏移植1年后随访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诊断标准分类,进行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调整:①、降低环孢素A剂量,记为Lo-C组;②、转换为低剂量他克莫司,记为Lo-F组;③、转换为西罗莫司,记为S组。观察各组方案调整后的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趋势、血压、血脂、血糖变化情况及全部随访期的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存活并完成1年随访,1例死亡。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2/12)vs.5.9%(1/17)vs.20%(1/5)。各组Scr及GFR在免疫抑制方案替换后均有所改善,其中Lo-C组在替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值比较替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F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罹患情况,Lo-C组在替换前后无变化;Lo-F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糖尿病明显增多,而高脂血症减少;S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高脂血症明显增多。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剂量的钙调素抑制剂(CNI)或替换为西罗莫司(SLR)可改善肾功能,但相应排斥反应和代谢并发症的风险会加大,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仍须谨慎,并考虑个体情况和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88.
心脏移植术后心肌活检作为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存在着有创、昂贵、复杂和不易被接受的缺点,心肌活检存在着一定风险,有1.5%~6.0%的并发症发生率[1-2],而多次心肌活检则使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所致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3年5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所致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病人103例,其中男66例,女37例.年龄15~75岁,平均(52.9±13.2)岁.心功能Ⅱ级58级,Ⅲ级33例,Ⅳ级12例.所有病人均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左室流出道疏通2例、房颤射频消融2例、升主动脉替换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1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死亡病0.9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余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4年,平均(86.3±26.8)个月.失访14例,随访率84.2%.3例出现脑出血或栓塞并发症,1例猝死,1例非心脏原因死亡.最后随访心功能Ⅰ级67例,Ⅱ级17例,Ⅲ级2例.结论 主动脉瓣置换治疗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所致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