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临床心脏移植领域的应用效果.方法 19例行双腔法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病人于术中或术后应用ECMO支持.年龄33-6l岁,平均(42.5±9.6岁;体重61.92 kg,平均(73.6士15.2)kg.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6例、瓣膜病2例、冠心病1例;术前心Z能均为NYIIAⅢ~IV级.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芬酸酯+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和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方案.结果 1O例术中并术后应用ECMO者供体冷缺血(7.5±1.3)h;ECMO术中转机流量为(3.9±0.8)L/min;术后辅助流量为(2.2±0.3)L/min;辅助(62±35)h;9例生存,1例移植物衰竭死亡.9例心脏移植术后发生移植物衰竭者,供体冷缺血(4.5±1.0)h;开始应用ECIVlO进行辅助支持为术后停体外循环即刻至术后12h,平均(5.4±3.5)h;ECMO辅助流量为(2.7.4-0.5)L/min,辅助(88±24)h;2例分别死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ECMO辅助分别为112 h、78 h,撤机后3 d、14 d死亡.生存16例无严重并发症,病理活检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心功能I~Ⅱ级出院.现生存3个月至2年,未发现明确与ECI~IO相关的,发症.结论 ECMO术中转机并术后辅助治疗策略有利于长时间缺血供心的功能恢复,从而扩大边缘性供体心脏的使用范围;ECMO辅助支持有利促进移植物衰竭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建立心脏瓣膜病术前评估的死亡风险模型,并对手术病人进行评估,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代体外循环的适应证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4482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性别,年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径、肺动脉压、肾功能和是否合并冠心病7个临床指标作为住院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立死亡风险模型.根据模型,对此后的瓣膜病病人术前进行死亡风险评估,死亡概率≥10%的病例,随机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或ECMO代替体外循环、术后转为心肺辅助.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病死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检验(α=0.05).结果 单因素分析除性别之外,其余6个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建立死亡风险模型为Ln(P/1-P)=-4.3742+0.5192肾功能+0.1467年龄+0.3947EF+0.9390冠心病+0.5888肺动脉压+0.3287左室舒末径.此后常规手术52例,ECMO代体外循环术后转心肺辅助22例,两组性别、年龄、预计病死率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预计病死率分别为(16.35±4.3)%和(16.21±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病死率分别为30.76%(16/52例)和9.09%(2/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Square,P=0.047).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前死亡风险评估,高龄、左心室低EF值、左室舒张末径过大或过小、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良、合并冠心病是危险因素,可以计算预计确切死亡概率.利用心脏瓣膜病死亡风险模型,对高风险(10%以上)病人进行ECMO代体外循环、术后转为心肺辅助,有利于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43.
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进一步探讨双孔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 35例二尖瓣前叶脱垂的病人行双孔成形手术 ,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瓣膜进行评价。并与同期行二尖瓣置换者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术前平均瓣口面积 ( 8 3± 1 6 )cm2 ,术后瓣口面积为 ( 4 1±1 8)cm2 。术后 33例病人无瓣膜反流 ,2例二尖瓣轻度反流。全组无术后死亡。随访 1~ 40个月 ,所有病人心功能 (NYHA)为I级 ;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 ,无瓣口狭窄。结论 双孔瓣膜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 ,疗效稳定 ,死亡率低 ,无并发症 ,早期、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4.
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报告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时机、方法和近、远期效果。方法 1984年5月至2 0 0 4年9月,外科治疗8例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均为男性;年龄7~6 7岁,中位数38岁。7例胸部钝伤(其中车祸3例) ,1例刀戳伤。从外伤到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2 0年,中位数19个月。术前心功能(NYHA) 2~4级,平均(2. 3±0. 7)级。均经超声心动图确定诊断。术中发现8例均有前叶腱索断裂,1例同时伴隔叶腱索断裂,且右室和瓣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3例行三尖瓣成形术,5例成形失败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 全组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3例三尖瓣成形术者出院时仅1例轻度三尖瓣反流。术后住院7~2 4d ,平均(16. 6±6. 5 )d。随访7~12 9个月,中位数39个月,心功能均为I级。结论 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效果良好,一经确诊为重度反流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增加三尖瓣成形的可能性。三尖瓣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近、远期效果均较理想,但应首先考虑三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心脏移植的手术方法已趋于标准化,目前的重点是对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6.
介绍一种测定生物样品中环丙沙星(Cip)的HPLC方法及其应用实例。采用Nucleosil C_(18)为固定相,18:82乙腈一磷酸缓冲液10mmol·L~(-1)(含硫酸四丁基铵5mmol·L~(-1),pH 2.7)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本法对血清和脑脊液中Cip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3 ng·ml~(-1)和5 ng·ml~(-1),具有简便、灵敏、准确且样品需量少(0.1 ml)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及其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及治疗效果。方法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45例14岁以下儿童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14岁,平均10.8岁;≤10岁15例,10~14岁3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瓣膜病32例,风湿性瓣膜病6例,心内膜炎3例,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补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关闭不全1例。行二尖瓣置换23例,其中2例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行解剖位三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三尖瓣置换9例。5例使用生物瓣膜或同种主动脉瓣,余40例均采用机械瓣膜,包括进口双叶瓣34枚,进口单叶瓣3枚,国产单叶瓣7枚。结果本组手术死亡(术后30d内)2例,死亡率4.4%,均死于手术当日,1例因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生存者随访8个月-12年,平均4.9年。4例晚期死亡,晚期死亡率9.3%。置入机械瓣膜者均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未发生血栓栓塞及抗凝相关并发症,病儿术后心功能均Ⅰ-Ⅱ级。结论儿童瓣膜病病人,大多数可以置入合适的成人型号人工瓣膜,保证其术后生长发育,减少二次手术。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经过平均4.5年随访,无血栓栓塞或抗凝有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8.
为了进一步研究心电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等方面的课题,我们设计了同种移植体液(加速)排斥反应的犬动物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近两年来,心脏外科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热点当属微创射频消融手术(Wolf Mini-maze手术)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国内正常人升主动脉内特定横截面上的血流速度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其普遍规律。方法:13例健康志愿者,均为窦性心律。应用1.5T核磁共振仪在升主动脉内、距主动脉瓣环0.5、1.0和2.0个瓣环直径处,垂直于升主动脉的层面进行成像扫描和血流参数的测量。应用血流分析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并读取每个研究对象的核磁共振扫描图像,最后作出相应各个时相血流速度的三维图形。结果:在所有13个测试者中,在心脏收缩射血时,均有很强的信号缺失,主要分布于升主动脉外侧弯曲部分。阶段对比测量显示1.0D层面是研究升主动脉内血流速度分布的理想层面。自收缩射血的加速期至舒张早期,前向最大速度血流的偏斜呈现出从后-右-前的“右手螺旋”现象。在收缩射血的加速期和峰期,绝大部分研究对象未出现返流。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应用MRI研究国内正常人升主动脉内特定横截面上的血流速度分布。为使这项技术成为一种安全、无创的评价人体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分布的工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