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42篇 |
免费 | 509篇 |
国内免费 | 2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1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66篇 |
基础医学 | 407篇 |
口腔科学 | 57篇 |
临床医学 | 1254篇 |
内科学 | 579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155篇 |
特种医学 | 5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68篇 |
综合类 | 2034篇 |
预防医学 | 935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905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885篇 |
肿瘤学 | 1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85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272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82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62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509篇 |
2010年 | 467篇 |
2009年 | 440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395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294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260篇 |
2002年 | 204篇 |
2001年 | 228篇 |
2000年 | 215篇 |
1999年 | 171篇 |
1998年 | 175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9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91.
892.
我院外科1993~1998年采用胃十二指肠吻合术(Jaboulay法)治疗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15例,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48~78岁,其中60岁以上12例,溃疡病史3~20年。术前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确诊者6例,有溃疡病史者10例,病史不详诊断为急性弥慢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者5例,均在发病24~48h就诊,并存疾病,60岁以上者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高血压、慢性肺水肿、糖尿病、慢性肝炎者等均在1~2种以上。2) 诊断:腹透膈下游离气体者10例,腹穿阳性者15例,诊断为急性弥慢性腹膜…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法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益气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4.98±0.11)分低于对照组的(12.72±1.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119.65±10.36)×109/L高于对照组的(84.36±8.69)×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法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纠正患者血小板指标,并积极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95.
目的 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探索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1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抑郁状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住院天数、照顾时间段的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总分为因变量,以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影响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自觉健康状况(OR=0.504,P<0.05),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情况较严重,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住院天数和照顾时间段;自觉健康状况越好的照顾者,越少出现抑郁.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用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抑郁程度,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护水平,进一步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6.
目的 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探索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选取1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状况.应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照顾时间段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总分为因变量,以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照顾者目前职业和照顾时间段是影响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状况的主要因素(OR=3.415、0.497、1.976,P<0.05),其中患者性别和照顾时间段为危险因素,照顾者目前职业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较严重,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付费方式、住院天数和照顾时间段;女性患者的照顾者和全天24 h照顾患者的照顾者更易出现焦虑状况,职业为工人或农民的照顾者不易出现焦虑状况;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减轻主要照顾者的焦虑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7.
目的观察分析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138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对其病因及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炎症因素在所有病因中所占比例最高,明显高于其它因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众多病因中,以癌症因素的疗效总有效率最低,明显低于其它病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女在进入绝经期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中老年阴道炎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是最主要的病因,功能性子宫出血次之,癌症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9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3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结核6例,胸腰椎结核15例,腰椎结核9例。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随访11~54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平均为5.7°,随访1年平均为6.9°。结论一期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小、骨融合率高的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99.
目的:探讨单次低剂量丙泊酚联合肢体缺血后处理(L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组、LIPC组和联合治疗组(丙泊酚+LIPC),每组20只。采用线栓闭塞大脑中动脉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面积,MDA含量,SOD、GSH-Px活性以及IL-6、TNF-α水平。结果:5组大鼠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剂量丙泊酚和LIPC均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IL-6水平、TNF-α水平及MDA含量,抑制SOD、GSH-Px活性的下降,而丙泊酚与LIPC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丙泊酚联合LIPC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900.
[摘 要] 目的: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定向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pidermal-like cells, ELC)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阐明ESC分化为ELC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诱导定向分化为ELC,做3次生物学重复,分别取未分化的ESC和诱导分化的ELC提取总RNA进行扩增、Cy3标记,与NimbleGen 135k 小鼠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含44170个基因)杂交,荧光扫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用实时定量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筛选结果显示,分化后的ELC与ESC间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多达4856个(Cut off:2)。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与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是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CP),1931个;与亚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 CC)相关的差基因中最多的是细胞和细胞组分(Cell, Cell part)相关基因,2391个;与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MF)相关的差异基因中最多是的结合功能(binding)基因,1869个。Pathway分析显示,与DNA复制(DNA replication)通路相关的差异基因有23个;与蛋白酶体(Proteasome)通路相关的24个;剪接体(spliceosome)通路相关有47个;细胞周期(Cell cycle)相关的有44个。结论:ESC体外诱导定向分化为ELC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示细胞分化是一个众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些基因在分化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尚需大量的实验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