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70篇 |
免费 | 508篇 |
国内免费 | 2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1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66篇 |
基础医学 | 412篇 |
口腔科学 | 58篇 |
临床医学 | 1258篇 |
内科学 | 581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155篇 |
特种医学 | 5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69篇 |
综合类 | 2036篇 |
预防医学 | 938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907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887篇 |
肿瘤学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254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83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509篇 |
2010年 | 467篇 |
2009年 | 440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395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294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260篇 |
2002年 | 204篇 |
2001年 | 228篇 |
2000年 | 215篇 |
1999年 | 171篇 |
1998年 | 175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55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9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预后差,易早期复发,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靶向基因治疗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物的非靶向性,为解决化疗对正常细胞和机体损伤较大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对Campath-1H、Dachzumab、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阻断Lmo2基因、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im)和Notch1等靶向基因治疗T-ALL进行综述,阐述其抗T-ALL细胞的作用机制和相关临床试验,为T-ALL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185.
目的 了解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氩等离子电凝治疗中央气道肺癌的效果。方法 共35例中央气道肺癌患者接受治疗,采用局部麻醉,支气管软镜下,应用氩等离子凝固治疗仪治疗中央气道阻塞性病变。术中采用冷冻、氩等离子电凝、冻切重复进行。对于较大的病变可分次手术,全部治疗结束1周后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术前、术后呼吸困难指数,支气管镜检查等。结果 35例患者,共接受治疗76次。术前呼吸困难指数3.1±0.47,术后16±0.43,缓解率为84.0%;复查支气管镜,完全有效11例(31.4%),部分有效15例(42.9%),轻度有效5例(14.3%),无效4例(11.4%)。主要副作用包括:术后一过性呼吸困难加重11例(31.4%),咳嗽加重13例(37.1%),少量咯血15例(42.9%)。结论 在局麻下采用冷冻联合氩等离子电凝治疗中央气道肺癌近期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6.
187.
目的:观察和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31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并实施手术护理要点。结果:62例患者术后排尿均通畅,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护理经验能够保障手术成功和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8.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在其 骆福添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9):5-7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7.90±3.92(km);②院前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数以第一季度为最多,且最多时间段是8:00~10:00,最少时间段是2:00~4:00;③男性院前心脏性猝死明显多于女性,但年龄明显小于女性;④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CPR为4.48%,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6%。结论①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血管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