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长期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Dahl大鼠60只,体质量(180±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饮食对照组(含0.3%NaCl)、正常饮食给药组(0.3%NaCl+姜黄素150 mg·kg-1·d-1)、高血压组(含8%NaCl)以及高血压治疗组(8%NaCl+姜黄素150 mg·kg-1·d-1)。采用无创大鼠尾动脉监测系统测量每组大鼠血压变化。经姜黄素连续灌胃6周后,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然后处死大鼠提取下丘脑室旁核组织和血浆,采用RT-PCR、ELISA、免疫荧光检测下丘脑室旁核中NAD(P)H氧化酶亚基NOX2、NOX4、过氧化物歧化酶(SOD-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白细胞介素6(IL-6)、IL-1β、MCP-1及IL-10指标的RNA及细胞水平,采用DHE法检...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87/90),高于对照组88.89%(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T、TPTEF/TE、VPEF/VE水...  相似文献   
23.
刘奕  余秀华  周蓉  孟婷婷 《浙江医学》2023,45(13):1389-139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常规超声和增强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三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确诊为PTC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接受了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根据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3例和非转移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超声特征的差异,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CLNM与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筛选出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组中肿瘤直径≥1cm、微钙化、与被膜接触且接触程度>50%、多灶性、超增强、被膜完整性中断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cm、微钙化、与被膜接触且接触程度>50%、多灶性、超增强、被膜完整性中断是PCT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OR=2.527、13.640、3.025、2.371、8.101、8.415,均P<0.05)。结论 PTC患者的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LNM风险,当肿瘤直径≥1cm、微钙化、与被膜接触且接触程度>50%、多灶性、超增强、被膜完整性中断时,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掌握医学院校在转型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为同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对大连医科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分析,综合解读校内教师的访谈回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结合近年相关文献研究进展,从教师能力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学生人文教育等方面总结策略。结果将教师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将实践能力培训穿于医学院校医学生课程培养体系,并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中的重要性。结论教师能力发展、学生临床技能实践能力培养、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孟婷婷  陈仙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1-103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3组:A组诱导前用Dex注射液先予负荷量1.0μg/kg,10 min泵完,维持0.5μg/(kg.h);B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4 mg/kg;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记录诱导前(T0)及诱导后1(T1)、2(T2)、3(T3)、5 min(T4),插管前(T5),插管后1(T6)、2(T7)、3(T8)、5 min(T9)的MBP、HR、RR、SpO2、PETCO2、BIS值和插管指标。结果 BIS值在麻醉诱导插管的窗口期,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后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诱导插管的窗口期,C组MAP、HR在T6、T7时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特殊。结论 Dex复合全麻麻醉诱可以强化镇静镇痛,可以作为全麻诱导的基础辅助药选用。  相似文献   
27.
孟婷婷 《首都医药》2010,17(12):58-5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3g/d,ivgtt,对照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依普利酮和依那普利、氯沙坦降压效果.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检索并获得全文,检索截止日期为2014年5月.检索词包括:依普利酮、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赖诺普利、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ACEI、ARB.文献不设语言限制.结果 共检索到205篇相关文献,其中4篇满足纳入标准,均是以英语出版,但有1篇文献未提供标准差或标准误而无法提取数据,未纳入研究.依普利酮降收缩压的效果与依那普利和氯沙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3).依普利酮降舒张压的效果与依那普利和氯沙坦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27).两类药物间降压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普利酮的降压效果与依那普利、氯沙坦相同.依普利酮是高血压患者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流灌流凝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流灌流治疗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手段为维持合适血流速度、保持充分肝素剂量及增加操作熟练度。分别于透析前、透析结束后测量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并于治疗期间统计两组凝血事件,划分凝血状况等级,计算严重凝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与透析前相比,两组透析后PT、aPTT、TT均明显下降(P0.05),但透析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两组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透析前相比,透析后两组Fbg、t-PA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凝血发生率为2.56%,与对照组15.38%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串联血流灌流治疗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异常状况,并显著降低治疗期间严重凝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005年10月~2006年9月对入住我科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住院的行常规健康宣教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进行了比较,发现经过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提高,症状复发率明显降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