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目的 通过观察RNA干扰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蛋白48(MRPL48)基因表达对Hela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MRPL48基因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MRPL48特异性shRNA片段转入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确认shRNA的干扰效果;用JC-1染色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MRPL48 shRNA转染细胞后,能够有效抑制Hela细胞MRPL48基因的表达;JC-1染色显示,RNA干扰组Hela细胞较对照组绿色荧光颗粒明显增加,提示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 MRPL48是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关键蛋白质,该蛋白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示MRPL48可作为代谢综合征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PS-Ⅰ)患者及正常人群中α-L艾杜糖醛酸酶(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999年10月至2002年2月辽宁地区20例MPS-Ⅰ型患儿以及120名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辽宁地区MPS-Ⅰ型患儿及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存在4种多态性位点R105Q、L118、A314和A361T;位于外显子Ⅲ的多态性位点L118在MPS-Ⅰ型患者中的频率为45%,而在正常人群中的频率为18%。结论辽宁地区人群中IDUA基因存在4种多态性位点R105Q、L118、A314和A361T,其中L118在MPS-Ⅰ型患儿和正常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结合6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重建,移植物使用悬吊式固定.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表和Tegner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估,并了解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样本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的LC-MS/MS方法.方法:以d4-咪达唑仑为内标,血浆样本加入含内标的乙腈处理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Kinetex C18(2.1mm×50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1 mmol· L-1甲酸铵溶液(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3.0 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扫描方式为多重反应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分别为m/z 325.9→291.0(咪达唑仑)、m/z 342.0→324.1(1-羟基咪达唑仑)、m/z 329.9→295.0(d4-咪达唑仑).结果: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分别在0.300~200 ng· mL-1和0.150~1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0.300 ng· mL-1和0.150ng·m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在-4.7%~9.9%,基质效应为95.5%~101.4%,提取回收率为100.6%~102.4%.血浆样本室温放置12h、3次冻融循环及-40℃冰冻12个月稳定性良好,待测溶液进样器放置24h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样本前处理简便、快捷,可用于人血浆样本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建立了人血浆及尿液中奥替拉西钾(potassium oxonate,Oxo)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单次及多次给药替吉奥胶囊(S-1)后,Oxo在晚期胃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多次给药后Oxo在人体内的药物蓄积情况。12名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按体表面积(BSA)口服S-1:单次给药,受试者于早餐后给药60 mg;多次给药,连续28d,每天2次,于早餐后给药60mg;晚餐后给药60 mg(BSA≥1.5m 2)或40 mg(1.25m 2 2)。采用LC-MS/MS法分别测定血浆及尿液中Oxo药物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药物蓄积现象。血浆及尿液中Oxo测定的线性范围为分别为2~400 ng/mL,0.02~10 μg/mL。单次给药后 cmax为(110.5±100.8)ng/mL,t1/2为(3.4±1.4)h,tmax为(2.2 ±0.7)h,36 h内有(1.7±1.2)%的Oxo以原型方式从尿中排出;多次给药后,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ss-av为(36.89±29.35)ng/mL,稳态血药浓度波动度(DF)为2.4±0.8,经统计分析,多次给药28 d后Oxo在胃癌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单次给药相比并未发生变化,多次给药后未产生药物蓄积现象。与文献数据对照,Oxo在中国晚期胃癌患者与国外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性改变及部分线粒体基因(mt DNA)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其在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的饮食诱导法建立喂养型MS大鼠模型.动态监测大鼠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骨骺未闭型青少年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采用关节镜下钢丝或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骨骺未闭型青少年髁间隆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6例,Ⅲ型9例。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Lachman试验均阴性。术后8周膝关节活动度均≥110°,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85—100(94.5±1.5)分,X线片均示骨性愈合,内固定在位。结论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骨骺未闭型髁间隆突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人尿液中法罗培南浓度的LC?MS/MS测定法,研究法罗培南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尿液中的排泄特征。方法:以氢氯噻嗪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C18(2.1 mm × 50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10∶90),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和负离子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健康受试者分为300 mg和400 mg两个剂量组,分别单次和多次静脉输注法罗培南,测定给药后法罗培南的浓度,计算尿药排泄参数。结果:法罗培南在0.506~506.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准确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基质效应不影响测定结果,法罗培南在测定过程中稳定性符合要求。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输注注射用法罗培南钠(以法罗培南计300 mg)后,尿液中法罗培南的累积排泄量为(65.16 ± 43.63)mg,平均累积排泄率为(21.7 ± 14.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尿液中法罗培南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PS-Ⅰ)是由于溶酶体内α-L艾杜糖苷酶(IDUA)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DUA基因定位于4p16.3,长约19kb,含14个外显子,迄今发现的IDUA基因突变达51种。突变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患中发生率不同。严重型突变基因的纯 合子引起MPS-ⅠH,轻型突变基因的纯合子引起MPS-ⅠS,严重型突变基因与轻型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引起MPS-ⅠH/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虎潜丸对于大鼠肩袖模型中冈上肌止点腱-骨愈合的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一侧肩关节肩袖损伤造模,造模后一个月重建肩袖,重建后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虎潜丸灌胃组。4周取肩关节行冈上肌破坏拉力载荷测试; 2周和4周后取肩关节石蜡切片,行番红固绿和Col1、Col3和VEGF免疫组化。结果:虎潜丸组冈上肌拉力破坏载荷明显高于对照组,番红固绿染色发现虎潜丸组大鼠腱骨移行区面积和蛋白聚糖沉积增加,免疫组化发现虎潜丸组Col1、Col3和VEGF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虎潜丸通过诱导冈上肌腱骨移行区VEGF分泌进而促进大鼠冈上肌止点部腱-骨愈合,促进肩袖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