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因血栓形成而加剧并导致一系列组织病理和功能损害的一组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治疗应该针对多个关键环节联合用药。经皮冠脉介入(PCI)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药物治疗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即使成功介入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获取,使得近年来冠心病药物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抗栓和调脂治疗中的概念不断更新,针对其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2.
目的:阐明并总结相关的临床问题并概述迅速发展的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新概念。数据综合:肥厚型心肌病是相对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为1:500),其致病基因突变、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方案均存在异质性。HCM的检出率很大程度上与被视为年轻人(包括竞技性运动员)猝死的最常见原因相关。临床大多是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左室壁增厚且心腔不扩大而做出诊断的。总体上,HCM的年死亡率约为1%,大多数患者极少或无功能障碍,不影响预期寿命。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亚组主要与猝死、进行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伴发的栓塞性卒中相关。治疗方案取决于适当的病例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劳力性呼吸困难(β-阻断剂、维拉帕米、丙吡胺)及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该手术为因明显流出道梗阻有严重和难治症状患者的标准疗法;对选择性病例酒精室间隔消融和起搏是手术的替代疗法。对高危患者采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可有效预防猝死。结论:对于HCM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程,以及可能改变其自然病史的新治疗对策的根本认识已发生了变化。虽然认识到肥厚型心肌病是各年龄阶段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但并不一概意味其预后不良,患者可保持正常寿命。对肥厚型心肌病的正确评价可使许多患者在很大程度上解除顾虑。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人院时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于患者30 d预后终点的意义,并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进行比较,以探讨ACS患者危险分层的理想方法.方法发病24 h内的ACS患者,床旁检测入院时BNP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GRACE评分.随访30 d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再发缺血或心肌梗死及新发生的心力衰竭.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NP和GRACE评分预测30 d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和界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比较二者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入选ACS患者24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135例(54.9%),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11例(45.1%).年龄为31~91(67.6 4-12.0)岁,男性152例(占61.8%).随访30 d共发生终点事件34例(13.8%),其中死亡9例(3.7%).终点事件组(n=34)患者入院时收缩压低于对照组(n=212,P=0.034),而心率和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点事件组GRACE评分(中位数164.5比142.0,P=0.002)和BNP水平(中位数883.5ng/L比216.5 ng/L,P=0.0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ROC分析,预测30 d终点事件的BNP界值为194.5 ng/L(曲线下面积0.704,P=0.043),GRACE评分的界值为158(曲线下面积0.742,P=0.003),GRACE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8%和81.4%)较BNP水平稍高(敏感性67.6%,特异性64.6%),但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3,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二者均为独立危险凶素,BNP>194.5 ng/L的OR值为3.174,GRACE评分>158的OR值为4.031,预测的符合度较好.结论入院时的BNP水平和GRACE评分均是ACS患者30 d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床旁BNP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但其对ACS患者预后的界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国人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及疑似者中SCN5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5例确诊和12例疑似BrS患者及部分家属进行临床分析并随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SCN5A基因多态/突变情况。结果在1例确诊者中发现R1913C错义突变;在17例患者中共发现10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分别为G87A、703+130G>A、1141-3C>A、A1673G、G3578A、3840+73G>A、4245+81G>T、4245+82A>G、4299+53T>C、T5457C。其中在1例疑似患者中发现的位点4245+81G>T为首次报道。结论首次在BrS患者中发现R1913C突变;同时在一例疑似患者中发现了1种新SNP4245+81G>T。  相似文献   
66.
目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非正常工作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再灌注延迟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在北京市19个医疗中心至急诊室就诊并接受再灌注的STEMI患者共297例。分为正常工作时间(A时间)和非正常工作时间(B时间)再灌注治疗组。分析与A时间再灌注治疗相比,B时间对进门-再灌注延迟的影响。结果:297例患者中,A时间再灌注治疗组120例(40.4%),其中38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82例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B时间再灌注治疗组177例(59.6%),其中49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128例患者接受PCI治疗。在校正患者的其他临床因素后,B时间再灌注治疗组的进门-球囊扩张时间(OZB)中位数显著长于A时间再灌注治疗组(174.3min[95%可信区间(CI):172.8~176.2]比138.3min[95%CI:136.1~140.2];P〈0.01),B时间再灌注治疗组的进门一溶栓时间(02N)中位数和A时间再灌注治疗组无显著差别(62.7min[95%CI:61.8~64.5]比59.8min[95%CI:58.1~61.3];P:0.07)。结论:北京市在B时间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D2B时间延迟增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现状.方法 于2007年6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北京10 054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检测空腹血浆TG.结果 10 054名被调查者TG平均水平1.17(0.81~1.78)mmol/L,TG边缘升高者1234人(12.27%);高TG血症者1512人(15.04%).男性TG平均水平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分别为1.16(0.80~1.84)mmol/L和1.18(0.81~1.75)mmol/L.经年龄标化后的男性TG边缘升高患病率、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1.60%、20.3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0.90%、10.88%).50岁前男性TG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人群TG平均水平高于农村,分别为1.31(0.89~1.95)mmoVL和1.05(0.73~1.58)rumor/L(P<0.01);异常率也高于农村.TG异常者的知晓率、药物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13.95%、35.92%、38.51%.标化后的冠心病组TG边缘升高患病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4.79%、25.31%)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1.22%、15.35%).结论 北京社区居民TG升高者比例较大,而TG升高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城市男性、50岁后女性及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现状.方法 于2007年6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北京10 054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检测空腹血浆TG.结果 10 054名被调查者TG平均水平1.17(0.81~1.78)mmol/L,TG边缘升高者1234人(12.27%);高TG血症者1512人(15.04%).男性TG平均水平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分别为1.16(0.80~1.84)mmol/L和1.18(0.81~1.75)mmol/L.经年龄标化后的男性TG边缘升高患病率、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1.60%、20.3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0.90%、10.88%).50岁前男性TG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人群TG平均水平高于农村,分别为1.31(0.89~1.95)mmoVL和1.05(0.73~1.58)rumor/L(P<0.01);异常率也高于农村.TG异常者的知晓率、药物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13.95%、35.92%、38.51%.标化后的冠心病组TG边缘升高患病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4.79%、25.31%)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1.22%、15.35%).结论 北京社区居民TG升高者比例较大,而TG升高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城市男性、50岁后女性及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中国ARVD/C注册研究组收集的中国24个省市1994~2005年间发现的96例ARVD/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及治疗情况,部分患者接受右心室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和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结果9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7±15)岁,男性75例(78.1%);其中37例(38.5%)患者有晕厥病史,70例(72.9%)患者仅有心悸症状。14例患者(14.6%)因劳力诱发了猝死(SD),发生SD的年龄(34±11)岁,其中78.6%(11/14)为男性患者;55例患者(57.3%)心电图记录到起源于右心室(RV)的室性心动过速(VT)。除1例患者外,其余95例(99.0%)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主要为RV扩大;30例(31.25%)患者的心电图中可见epsilon波,47例(49.0%)患者V1~3导联T波倒置;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n=26)、美西律(n=21)、β阻滞剂(n=14)、维拉帕米(n=4)或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治疗。31.52%的患者(29/96)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19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但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VT复发。4例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自动起搏除颤器(ICD)。结论根据国际工作组的诊断指标,在中国只有严重的ARVD病例才能被诊断;30%以上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很差,57.89%的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无效,需要植入ICD,但ICD植入率在中国仅占4.17%。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本研究主要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对比观察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对心肌梗死 (MI)后大鼠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MI ,心肌梗死后 2 4h将MI大鼠随机分为 :①安慰剂组 ;②福辛普利组 ;③依贝沙坦组 ;④假手术组。分别于 2周和 6周时检查以下指标 :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短轴缩短率 (FS) ,射血分数 (EF) ,后壁 (PW )增厚率 ,E/A比值 ,及E峰减速度 ;②平均动脉压 ,左室舒张末压 ;③心室重量 /体重 ;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左室舒张末压和心室重量 /体重、LVDd均明显增加 ;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可使动脉压下降 ,并有效地降低了左室舒张末压和心室重量 /体重及抑制LVDd增加。MI后FS、EF及PW增厚率明显降低、E/A及E峰减速度明显升高 ,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能明显改善这些异常。结论 多普勒超声结果表明依贝沙坦和福辛普利一样能在有效地防止MI后心肌肥大、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同时 ,明显地防止心室扩张 ,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