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概述(一)定义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一般包括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的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临床综合征,通常为一过性的胸部不适,其特点为短暂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心绞痛),可由运动、情绪波动或其他应激诱发。  相似文献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存在白细胞活化,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升高.MPO与脂软斑的进展密切相关,同时影响斑块稳定性,与蛋白酶活化、产生细胞毒素及一氧化氮的消耗等有关.Brennan等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评价基线血浆MPO水平对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3.
影响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决定延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相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再灌注决定延迟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现况调查.入选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市19所医院并接受心肌再灌注治疗的635例急性STEMI患者.入院1周内,通过与患者进行结构式访谈及查阅病例记录收集资料.再灌注决定延迟定义为院内完成首份心电图至患者或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的时间间隔.根据再灌注决定延迟时间分为早决定组(≤30 min)和晚决定组(>30 min),采用单凶素和多因素分析识别影响再灌注决定延迟的相关凶素.结果 接受溶栓者129例(20.3%),接受直接PCI者506例(79.7%).中位再灌注决定延迟时间为47 min,中位进门-溶栓时间为82 min,中位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为135 min.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了解再灌注治疗(OR=1.723,95%CI:1.156~3.212,P=0.040)、有院前心电图(OR=1.566,95% CI:1.018~2.409,P=0.036)、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2(OR=1.579,95% CI:1.004~2.483,P=0.021)以及就诊于心血管专科医院(OR=5.075,95%CI:1.380~18.655,P=0.014)是再灌注决定延迟≤30 min的独立预测因素.早决定组的中位进门-溶栓时间(47 min比103 min,P<0.001)和中位进门-球囊扩张时间(100 min比154min,P<0.001)明显短于晚决定组.结论 STEMI的再灌注决定延迟时间偏长,是院内延迟的主要部分.普及再灌注治疗知识以及通过救护车转运增加院前心电图完成率可能缩短院内延迟.  相似文献   
34.
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联合美国胃肠学会(ACG)共同发布了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和非甾体类消炎药物(NSAIDs)导致胃肠道并发症的专家共识[1].  相似文献   
35.
如果您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如果您即将长途飞行或乘车,如果您怀上了小宝宝,如果您患有静脉曲张,如果您进行了骨关节置换手术,如果您超过了60岁……那么,您已经面临了静脉血栓的威胁。静脉血栓形成时大多数是“静悄悄”的,但它就像潜伏于您身体里的一枚“定时炸弹”,如果置之不理,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然而,大多数人并未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甚至有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初步探讨中国人华法林国际标准化率(INR)的合理范围(目前公认的华法林抗凝标准为INR2 .0~3.0 ) ,文章调查4 35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及INR监测情况,分析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与INR的关系。结果显示:华法林疗程时间中位数7个月,平均剂量为(2 .77土0 .83) mg。共发生出血事件31例(7.11% ) ,其中严重出血5例,轻微出血2 6例。多因素分析中INR≥3为预测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4 )。血栓栓塞事件37(17.4 7% )例,发生缺血性卒中或栓塞的危险随INR下降明显增加。本研究显…  相似文献   
37.
胡大一  孙艺红 《临床荟萃》2005,20(15):841-843
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我们现在正面临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战。目前,迫切需要应用科学的指南来指导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此,结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最新的抗栓和溶栓指南,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静脉、动脉和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预防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8.
心房颤动的病因和流行病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慢性持续性心律失常,一般人群发生率为0·4%~1·0%,房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8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生率高达9%[1]。此外,房颤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平均为5%,不同亚组间差异很大(0·5%~12·0%)[2]。房颤流行病学的数据大多来源于北美和西欧。近年来,国内陆续发表了国人房颤的流行病学数据。美国有超过200万房颤患者,而中国的房颤病人在800万以上[3],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房颤的危害将继续增长,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房颤的流行病学由于不同种族、不同年代…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现状.方法 于2007年6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北京10 054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检测空腹血浆TG.结果 10 054名被调查者TG平均水平1.17(0.81~1.78)mmol/L,TG边缘升高者1234人(12.27%);高TG血症者1512人(15.04%).男性TG平均水平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分别为1.16(0.80~1.84)mmol/L和1.18(0.81~1.75)mmol/L.经年龄标化后的男性TG边缘升高患病率、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1.60%、20.32%)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0.90%、10.88%).50岁前男性TG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人群TG平均水平高于农村,分别为1.31(0.89~1.95)mmoVL和1.05(0.73~1.58)rumor/L(P<0.01);异常率也高于农村.TG异常者的知晓率、药物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13.95%、35.92%、38.51%.标化后的冠心病组TG边缘升高患病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4.79%、25.31%)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11.22%、15.35%).结论 北京社区居民TG升高者比例较大,而TG升高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城市男性、50岁后女性及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40.
节假日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内再灌注延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节假日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内再灌注延迟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在北京市19个医疗中心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至急诊室就诊并接受再灌注的STEMI患者共297例.分为节假日(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周末)和非节假日(星期一至星期五)再灌注治疗组.与非节假日再灌注治疗相比,分析节假日对进入医院门口(进门)-再灌注延迟的影响.结果 297例患者中,节假日再灌注治疗组94例(31.6%),其中26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68例患者接受急诊PCI;非节假日再灌注治疗组203例(68.4%),其中61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142例患者接受PCI.在校正患者的各项因素后,节假日与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中位数[162.2 min(95% CI 160.8,165.3)比141.8 min(95% CI137.8,144.1); P<0.01]及进门-溶栓时间中位数[64.1 min(95% CI 61.9,66.5)比50.1 min(95% CI 48.3,54.5); P=0.03]延长显著相关.结论 北京市在节假日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进门-再灌注时间延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