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41.
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16kD抗原多肽(16kD91-110)的PP7噬菌体样颗粒(bacteriophage-like particle,BLPs),并评价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普通PCR技术扩增出含16kD91-110多肽编码基因的PP7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pETDuet-2PP7载体中,获得pETDuet-2PP7-16kD91-110质粒;将上述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纯化的2PP7-16kD91-110作为刺激抗原,用ELISA间接法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的16kD抗体水平。结果SDS-PAGE及电镜结果显示成功表达2PP7-16kD91-110BLPs,并且展示于PP7 BLPs表面的16kD91-110多肽表位能特异性与抗16kD抗体结合;对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性肺结核患者,以2PP7-16kD91-110BLPs为刺激抗原的全血释放γ干扰素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75%和82.9%,与北京万泰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释放试剂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表面展示有16kD91-110多肽的PP7 BLPs,为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的刺激抗原,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与碱离子微电流的关系,为快速诊断肿瘤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对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探测,观察恶性肿瘤与瘤旁正常组织的微电流值,并进行冷冻切片、石蜡切片对照检查。结果 37例恶性肿瘤中32例组织内碱离子微电流达到或超过35微安培(uA),最高者达50~60uA;≤34uA者5例,其中〈30uA者2例,癌旁正常组织多在18uA左右,没有1例〉25uA;恶性间质瘤(3例)达30uA以上,但有2例在35uA以下;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为30—34uA。37例恶性肿瘤和癌旁正常组织微电流值的测定结果经统计学检验,2组微电流值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与病理检测结果对照,其符合率达到94.60%。结论 碱离子微电流探测仪检测能够减少手术中冷冻切片的用量,也能缩短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的费用,与冷冻切片可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方法对176例初诊 MM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痛是 MM 患者初诊时最常见的主诉,26.1%(46/176)的患者发生过误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9%(116/176),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34/42),高于 M2方案治疗组(61.8%,34/55)及 VAD 方案治疗组(60.8%,48/79)(均Ρ<0.05),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组疗效在肾功能正常及肾功能不全两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血液学毒性、感染、外周神经毒性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脏器衰竭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47.1%,16/34)。结论 MM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分子遗传学异常与预后密切相关,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应用可提高疗效,且不受肾功能影响。积极防治感染和肾功能不全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髓外浸润(复发)的最常见形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成人白血病患者1572例,其中发生CNSL1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髓外浸润(复发)的最常见形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成人白血病患者1572例,其中发生CNSL1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声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6个甲状腺结节的声晕超声图像特点,包括声晕的厚度、完整性、规则与否、晕环血流情况等几方面.结果 146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127个,恶性结节19个.甲状腺恶性结节声晕明显厚于良性结节声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声晕多不规则,良性结节声晕多较规则,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声晕多无或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良性结节声晕多可见点状、条状或环状血流信号,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声晕超声图像特点对比分析,可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和方法: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对神经胶质瘤母细胞(SWO-38)进行全细胞筛选,并通过竞争结合实验检验所筛选出的克隆的结合特异性。结果: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噬菌体高度富集,并得到两个特异性较强的克隆。结论:利用噬菌体肽库可以简便、迅速的筛选出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的克隆。  相似文献   
48.
PTEN与信号转导及肿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TEN[1]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又名MMAC1 [2 ] (mutatedinmutiplyadancedcancer 1 )和TEP1 [3 ] (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richedphosphatase 1 ) (以下均称为PTEN) ,是 1 997年由 3个研究小组先后发现的一个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异常广泛存在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 ,如恶性神经胶质瘤、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等…  相似文献   
49.
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多肽片段(PAP_(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并证实其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方法用基因突变和重叠PCR技术扩增出PP7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简称为2PP7)基因,将其插入到载体p ETDuet-1中,获得质粒p ETDuet-2PP7,然后通过普通PCR获得携带有PAP_(114-128)编码基因的PP7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质粒p ETDuet-2PP7中,获得质粒p ETDuet-2PP7-PAP_(114-128);将上述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双向免疫扩散以及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以ExTaq DNA聚合酶行重叠PCR可获得2PP7基因,其表达产物衣壳蛋白单链二聚体与野生型PP7噬菌体衣壳蛋白的抗原性相同;展示于PP7噬菌体样颗粒表面的PAP_(114-128)表位与天然的人PAP蛋白相应表位无异,且能诱导较高水平的抗体产生。结论含重复序列的2PP7基因可通过将基因突变和重叠PCR技术联用获得,且以其为基础成功制备表面展示有PAP114-128的PP7噬菌体样颗粒,不仅可解决多肽不稳定的问题,也为研究多肽的递送及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联合测定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及CA-125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30例孕龄在5~6周的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正常妊娠组120例,先兆流产组70例,难免流产组40例,测定血清孕酮、HCG及CA-125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先兆流产组血清CA-125明显低于难免流产组(P<0.01),孕酮、HCG均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P<0.01);正常对照组CA-125值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孕酮、HCG均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P<0.01)。以孕酮<16.3mg/L,CA125>40.5kU/L,HCG<7238.00U/L为临界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难免流产诊断阳性率达93.4%。结论血清孕酮、HCG及CA-125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三者联合检测更具有优越性,可以提高难免流产的检出率,比单项测定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