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31篇 |
综合类 | 108篇 |
预防医学 | 28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复方黄芪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结合细胞外基质(ECM)特殊染色动态变化观察,分析高、低剂量FFHQKL治疗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各时间段肝组织学及ECM量的变化,评估复方黄芪颗粒的抗肝纤维化疗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造模结束时以及药物治疗各时间段肝组织内MMP-2、TIMP-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复方黄芪颗粒治疗第2个月、3个月结束时,大鼠肝组织Chevallier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复方黄芪颗粒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在治疗第2个月、3个月结束时,TI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MMP-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芪颗粒可以在蛋白水平增强MMP-2酶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TIMP-2酶蛋白的表达,促进ECM的降解,从而达到逆转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揭示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基质降解的病原机制。方法:28例酒精性肝炎肝穿刺组织按其纤维化程度分为3组,利用原位杂交技术以寡聚核苷酸为探针,分别检测各组MMP-1、MMP-2、MT1-MMP和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MMP-1、MMP-2、MT1-MMP和TIMP-1 mRNA表达阳性的细胞主要是肝窦壁细胞(可能为增生的HSC)和少数肝细胞;MMP-2、MT1-MMP 和TIMP-1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多,相反,MMP-1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则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HSC可能是肝组织内产生MMP-1、MMP-2、MT1-MMP和TIMP-1的主要细胞,在酒精性肝纤维化ECM沉积中起重要作用;MMP-1减少和TIMP-1增多可能是EMC沉积,尤其是I型胶原过量沉积的原因;而MMP-2和MT1-MMP增多的意义尚须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中胆管上皮细胞在不同时相的病理结构改变。方法选择无胆道疾病的肝移植病人50例,供体胆道灌洗液为HC-A肾保存液,器官保存液为UW液。术中不同时间段(供肝植入前、门静脉开放时、动脉开放时、动脉开放后30 min)留取胆道组织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不同时间段所取的胆道标本上皮所受损伤逐渐加重。观察到细胞的肿胀、炎细胞浸润、细胞核的皱缩、微绒毛断裂等。结论胆道缺血时间的延长可导致胆道上皮细胞损伤加重。但是当冷缺血时间小于12 h,胆道上皮损伤可修复,并不增加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0例NAS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肝组织进行临床和病理学分析,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H)和丙型肝炎(HCV)患者各20例作对照。结果:90% NASH患者肥胖(P<0.01),血浆总蛋白平均水平高于ASH(P<0.05),血清ALT、AST、GGT、TBA、TG平均水平分别是正常范围上限值的2.6、1.5、1.2、1.3倍,但白蛋白水平是正常范围下限值的0.96倍。NASH的组织学改变类似ASH,但有些组织学改变如脂肪变性、汇管区的炎症程度,Mallory小体和空泡状核的出现频率等两者间存在着差异性(P<0.05或P<0.01)。NASH有其相对的病理特征:大小泡混合型脂肪变性,以大泡为主;肝组织气球样变性,小叶中央区较常见,气球样变性的细胞胞浆内常常有嗜碱性的细颗粒;肝小叶内炎症,不典型的Mallory小体,汇管区周围易见空泡状核细胞。多数NASH患者的肝小叶中央区(腺泡Ⅲk带)有不同程度的窦周纤维化。结论:结果显示NASH有一些相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能对NASH作出肯定的诊断,其中病理活检仍然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2例PSC患者临床资料,对既往用药史、手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学及UDCA治疗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22例患者中15例为男性,15例出现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4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2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升高,达(348±184)U/L;19例ALT水平升高至(94.0±67.0)U/L,AST水平升高至(98.0±67.0)U/L;15例总胆红素水平达(99.0±115.0)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达(74.4±92.4)μmol/L.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胆管壁僵直,胆囊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显影不清;磁共振胆管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改变,胆管壁僵硬,胆总管扩张.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的纤维化和炎症及小胆管的增生,典型改变为呈“洋葱皮样”的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服用UDCA治疗组与未服用UDCA组比较,好转者分别为7例和5例,无效者均为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x2值及校正x2值分别为0.333和0.083,P值均>0.05).结论 PSC患者男性居多,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为常见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升高明显,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UDCA治疗对PSC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平片立体定位后,选取合适长度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颅骨穿至血肿中心,经抽洗,冲洗,液化后清除血肿,CT检查血肿清除4/5或完全清除后,即可拔管。结果 本组41例经引流后存活35%。死亡6例,生存率85.4%。结论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设计科学,易于掌握创伤小,疗程短,效果满意,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8.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cute infective valve endocarditis,AIVE)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尤其主动脉瓣常受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主要表现为突发心力衰竭,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在几天至6周内发展为瓣膜破坏,感染迁移多见。本研究分析了16例AIVE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12年1月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镇静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文献284例纳入研究,其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干预的试验组150例,使用咪达唑仑和(或)丙泊酚干预的对照组13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2.04,95%CI(1.04,3.99)];谵妄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RR =0.33,95%CI(0.13,0.85);RR=0.43,95%CI(0.20,0.93)].结论 与传统麻醉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麻醉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加服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气血两虚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上口服炙甘草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7%,对照组为17.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