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治疗的72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各临床因素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 32例患者发生Ⅰ~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44.4 %。其中Ⅰ度8例(11.1 %),Ⅱ度13例(18.1 %),Ⅲ度7例(9.7 %),Ⅳ度4例(5.6 %)。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种类(P<0.1)、抗人类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的应用(P<0.1)、疾病状态(P<0.1)、预处理方案(P<0.1)、供者类型(P<0.1)、 供受者血型不合(P<0.1)、回输CD+34 细胞数量(P<0.1)、移植早期感染以及HLA配型均与aGVHD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Cox regression)确定不含ATG的GVHD预防方案(HR=2.94,P<0.001)、HLA配型不合(HR=2.58,P<0.005)以及无关供者 (HR=1.97,P<0.01)是发生aGVH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aGVHD是allo-HSCT的重要并发症,HLA配型不合以及无关供者是aGV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例1,女,25岁.18个月前在外院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1个疗程,以及十一酸睾丸酮、环孢素(CsA)(3-5 mg·kg-1·d-1)和G-CSF治疗3个月,疗效欠佳.HLA配型未找到合适供者,间断口服CsA及十一酸睾丸酮.血常规检查:Hb(20-50)g/L,WBC<1.0×109/L,BPC(1~30)×109/L.患者经期延长,出血量大,先后给予止血敏、止血芳酸、丙酸睾丸酮、敏定偶治疗无效,予达英-35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口腔黏膜可见数枚血疱,下肢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及.  相似文献   
8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versal effect of the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1α inhibitor,YC-1 ,on muitidrug resistance of K562/A02 cells 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Pre- and post- incubation with adriamycin (ADM)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YC-1 for 48 h, the proliferation capacity of K562/A02 and K562 cells were evaluated by MTT assay. The apoptosis rate of K562/A02 cells after treated with 0,5,10 and 20 μmol/L YC-1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1 mg/L ADM and intracellular ADM concentration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FCM). The mRNA levels of HIF-1α and mdr1 genes were determin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protein levels of HIF-1α and P-glycoprotein (P-gp)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IC50 of ADM for K562 and K562/A02 cells were ( 1.56 ± 0.07 ) mg/L and (42.98 ±3.15) mg/L respectively. The resistance of K562/A02 cells to ADM was 27.55- fold higher of that of K562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YC-1 (5μmol/L, 10μmol/L, 20 μmol/L) for 48h, the resistances of K562/A02cells to ADM were 24.63-, 16.38- and 10.71- fold increase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of K562/A02 cell with YC-1(0 μmol/L, 5 μmol/L, 10 μmol/L, 20 μmoL/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1 mg/L ADM for 48 h, the apoptotic rates were ( 1.9 ± 0. 9) %, (4.9 ± 0. 9 ) %, ( 5.8 ± 1.1 ) %, and ( 9.3 ± 1.4 ) % and(2.3 ± 0.7 ) %, (8.2 ± 1.2) %, ( 19.0 ± 1.7 ) %, and ( 34.5 ± 2.4 ) % respectively. The intracellular flucorescence intensity of ADM were 232 ±33, 1300 ±219, 1961 ±240 and 3342 ±269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ith the increase in YC-1 concentration, the levels of mdr1 mRNA reduced, while that ofHIF-1α mRNA had no obvious change.Furthermore.the expressions of HIF-1α and P-gp were also decreased in K562/A02 cells.Conclusion YC-1,as a HIF-1 inhibitor,cau reverse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K562/A02cells through down-regulating HIF-1α and p-gp.  相似文献   
84.
目的: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诱导高纯度树突状细胞(DC)。方法: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贴壁法分离出单核细胞,经多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出DC。结果:培养8~9d后即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成熟D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中高表达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表现为成熟DC的特征。结论:利用多细胞因子组合可从外周血诱导大量成熟DC,为DC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加深对医疗质量管控工作的理解,本文从专业服务视角出发,指出医疗服务具有"专业化"基因,因此医疗质量模糊性是质控的重点与难点.继而,文章借鉴控制相关理论,探讨医疗质量控制的策略选择.本文从控制模式切入,认为医疗质量控制可划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控制类别,行为、结果、自我和群聚四种控制模式.在空间维度中,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科...  相似文献   
86.
87.
藤黄酸对MUTZ-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藤黄酸对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以人MDS-RAEB细胞株MUTZ-1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用RT-PCR检测bax/bcl-2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藤黄酸对MUTZ-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在0.2-0.8μg/ml浓度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MUTZ-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高;流式细胞学检测发现,藤黄酸浓度0、0.4、0.6、0.8μg/ml引起的MUTZ-1凋亡率分别为(5±0.5)%、(13±0.5)%、(37±0.7)%和(56±0.6)%,而且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bcl-2基因表达程度随藤黄酸剂量增加而减弱,而bax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藤黄酸通过诱导MUTZ-1细胞凋亡、下调bcl-2基因表达而抑制该细胞生长,这可能是藤黄酸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探讨异硫氰酸苯己酯对p16基因高甲基化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是否有去甲基化的作用。用异硫氰酸苯己酯0、5、10μmoL/L孵育U266细胞株,提取DNA备用。用亚硫酸氢盐处理正常人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设计1组特殊荧光标记探针以构建1种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3个CpG位点甲基化改变的芯片,特殊荧光标记探针包括1对非甲基化探针和甲基化探针,检测相邻的3个CpG位点甲基化的程度。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将完全未甲基化的DNA和完全甲基化的DNA混合后制成标准曲线,将U266细胞株样本处理后点在芯片上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后得出定量检测的结果。结果表明:芯片上探针的可重复性和精确性很好,0、5、10μmol/L异硫氰酸苯己酯处理后的U266细胞株p16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分别为78.2%、61.7%、54.8%。结论:异硫氰酸苯己酯可以降低U266细胞株p16基因甲基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9.
尽管干扰素等药物的使用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粒 )的慢性期仍仅为 3~ 4年。在临床我们观察到部分患者可以长期处于慢性期 ,对这类患者进行研究对慢粒的诊治可能有所启迪。我们报道 3例生存期大于 1 0年者 ,其中 1例生存期大于 1 8年者急变后经常规化疗无效 ,改为亚砷酸后再次获缓解 ,缓解后用GLIVEC维持治疗 ,该患者一直处于慢性期 ,现报告如下。  例 1 ,男 ,37岁 ,不明原因乏力、盗汗、消瘦就诊。查体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皮肤无出血点 ,胸骨轻压痛 ,脾肋下1cm。血常规 :WBC 2 0× 1 0 9/L ,Hb1 1 2 g/L ,PLT 32…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观察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慢性髓系白血病加速期(CML—AP)的疗效。用福达华(F)30mg/m^2×6天,白消安(B)4mg/kg×2天,环磷酰胺(CTX)350mg/(m^2·d)×2天,伍用或不伍用阿糖胞苷(mra—C)对24例HLA全相合及1个位点不合者进行预处理,并对其造血恢复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24例患者造血顺利恢复,ANC〉0.5×10^9/L的中位时间平均为移植后13天,BPC〉20×10^9/L的中位时间平均为移植后11.5天。移植后30天经短串重复系列(STR—PCR)检测其中12例植活患者,结果9例为完全嵌合状态(CDC),3例为混合嵌合体。移植后180天时所有存活的18例患者均为CDC。中位随访24个月(4—48月),18例患者无病存活,2例患者死于严重aGVHD,1例死于cGVHD,2例死于间质性肺炎,1例死于复发。结论: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CM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于加速期患者亦有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