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癌干细胞标记物CD44与ESA蛋白在舌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中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意义。方法:采用癌细胞足垫注射法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4周后,取转移淋巴结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从中分离、纯化舌癌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建立舌癌永生化细胞系,命名为Tca8113-Ml。以舌癌永生化细胞系Tca8113-Ml为研究对象,采用足垫注射细胞的方法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4周后,收集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干细胞标记物CD44与ES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Tca8113-Ml建立了舌癌淋巴道转移模型,4周后收集淋巴结,检测癌干细胞标记物CD44与ESA蛋白在舌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癌干细胞标记物在淋巴结转移性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表明淋巴结转移灶中有癌干细胞存在,提示癌转移的"种子"细胞极有可能是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背景:培养神经元的质量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所在,但培养方法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目的:探究取材部位及阿糖胞苷处理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活性、纯度及成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24 h内的SD乳鼠,取大脑皮质表面2.0-3.0 mm处细胞,培养后24,48,72 h,用5μmol/L或10μmol/L阿糖胞苷处理48 h;另取全部大脑皮质细胞,培养后48 h用5μmol/L阿糖胞苷处理48 h。培养至第7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CCK-8法检测阿糖胞苷对神经元活性的影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的纯度及成熟度。结果与结论:(1)倒置显微镜:10μmol/L阿糖胞苷24,48,72 h组神经元密度分别低于同时间下的5μmol/L阿糖胞苷组,该6组神经元突起相互之间均可连接成紧密的网状结构,神经元胞体丰满并充满折光特性;全皮质组细胞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并可明显观察到非神经元;(2)CCK-8检测:各阿糖胞苷组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01), 10μmol/L阿糖胞苷24,48,72 h组神经元活性低于同时间下的5μmol/L阿糖胞苷组(P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ishevelled2和Vangl2蛋白在过量维甲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维甲酸致畸小鼠(实验组)和相应对照组小鼠腭板中Dishevelled2和Vangl2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Dishevelled2在实验组间充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在腭板上皮表达量先明显高于而后又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Vangl2在实验组腭板间充质中的表达量先明显高于而后又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结论Dishevelled2在间充质细胞中表达的上调以及在上皮细胞中先上调又明显下调和Vangl2在腭板间充质细胞中表达的先上调后下调可能与维甲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维A酸诱导的发生率较高、易于获得并可用于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畸物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于昆明小鼠(对照组采用等剂量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及腭部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结果:在孕10天给予80 mg/kg剂量atRA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率最高为100.0%(P<0.01),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光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的腭裂为小腭。结论:成功建立了atRA致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舌癌永生化细胞系细胞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裸鼠舌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中的完整淋巴结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离、纯化舌癌细胞,并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建立舌癌永生化细胞系Tca8113-Ml。通过裸鼠爪垫注射Tca8113-Ml细胞建立淋巴结转移实验组,并设爪垫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组;4周后收集2组完整的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BCRP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爪垫注射癌细胞4周后收集的淋巴结中,BCRP在实验组中阳性率为27%~35%;在对照组中无表达。结论:癌干细胞是癌转移与复发的"种子"细胞,观察舌癌淋巴结转移灶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可为进一步研究癌干细胞与癌转移以及癌耐药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KC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为模型,观察PKC刺激剂PMA对培养神经元的毒性率、凋亡及神经元内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PMA可以明显地促进神经元内iNOS的表达,增加神经元的毒性率,诱导神经元凋亡。结论:PKC激活参与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通过引起神经元内iNOS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人舌癌细胞Tca8113-Ml裸鼠淋巴结转移模型,研究分析其转移的特性,为舌癌转移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4~6周龄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TcaS113-Ml组、Tca8113组,通过足垫注射舌癌细胞,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观察各组裸鼠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H-E染色、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淋巴结舌癌细胞纯化培养.结果;淋巴结有散在或灶性鳞状上皮细胞转移,体外纯化培养的癌细胞呈上皮样生长.Tca8113-Ml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8%,Tca8113组仅为60%.结论:足垫注射舌癌永生化细胞系Tca8113-Ml细胞系细胞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具有简单、稳定、转移率高等特点,为舌癌淋巴道转移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组织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入学习过程评价环节,采用期末切片考核和理论考核方式,对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切片考核和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班(P<0.05).学习过程评价环节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 (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CD4+T细胞P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不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稳定组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CD4+PD-1+和CD8+PD-1+T细胞分别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1).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阴性组.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SLEDA1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教学是多元教学框架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本教研室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数字化切片资源库为实践基础,探讨《组织学与胚胎学》混合式教学,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