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检测皖南地区正常人群和Graves病患者中IL-5基因的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基因遗传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检测369例Graves病患者和374例正常对照人群IL-5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位点,并分析其与Graves病的相关性。结果:皖南地区汉族人群IL-5基因启动子区仅检测到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746T〉C。在病例组等位基因频率为0.69和0.31,在对照组频率为0.70和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皖南地区汉族人群的IL-5基因的启动子区多态位点可能与Graves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微环境中CD68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DLBCL组织中CD68与CD34的表达,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VD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CD68与患者年龄(P=0.016)及国际预后指数(IPI)有关(P=0.002),MVD与肿瘤原发部位(P=0.002)及IPI有关(P=0.030),且MVD与肿瘤微环境中CD68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0,P=0.010)。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DLBCL肿瘤血管生成有关,CD68与MVD的高表达均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3.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艳芳  孙玲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75-397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疗效。方法:135眼婴幼儿泪囊炎单纯冲洗和探通冲洗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眼单纯冲洗治愈40只眼,冲洗加探通冲洗法治愈92只眼,3只眼为急性新生儿泪囊炎伴泪囊周围炎,用青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治愈。随访0.5a未见复发,未见无效病例。结论:早期冲洗及探通冲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4.
Graves病候选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学十分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几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和SNP的研究使这类多基因疾病易感基因的鉴定取得很大进展。目前,Graves病候选基因研究多选择与该病病理过程有关的基因以及甲状腺固有基因,如:HLA系统基因、CTLA-4基因、TSH-R基因、TG基因等,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这些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关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用7号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9月至1998年11月,我们用7号头皮针连接5ml一次性灭菌注射器,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70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70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儿,其中  相似文献   
86.
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女性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催乳索(PRL)、孕酮(P)、睾酮(T)水平的紊乱有关,以便及早作出诊断,并寻找围绝经期妇女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抑郁状态问卷(DSI)对年龄在45~55周岁的妇女进行健康调查及抑郁症状的评估,采用放免测定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组妇女、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妇女各60例进行血清E2、FSH、LH、PRL、P、T水平测定。结粜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血清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妇女血清E2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LH在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FSH、LH在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FSH/LH比值均大于1,P在围绝经期各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两组围绝经期妇女PRL和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发生与雌二醇的减少、FSH、LH升高及性腺轴调节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87.
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植物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创伤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的124例创伤性植物状态病例,主要研究高压氧治疗时机以及高压氧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 MPa,吸纯氧80 min,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结果22例(17.7%)创伤性植物状态在成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前已恢复意识,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总有效率为90.2%,意识恢复率为55.9%。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30 d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31~60 d组及>60 d组(P<0.025和0.00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是治疗脑外伤后植物状态的有效方法,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8.
孙玲玲  鲍锦华 《广东医学》2004,25(10):1147-1147
患者 ,男 ,35岁。 2 0 0 4年 3月 15日以“轻度鸦片类药物中毒”在我院门诊行高压氧 (HBO)治疗 ,我科为空气加压多人舱 ,治疗压力 0 2 0MPa(2 0ATA) ,面罩吸纯氧 80min ,中间吸空气 5min ,常规 2 0min加压 ,吸氧结束后以 15min匀速减压出舱。患者治疗前曾摄X线胸片 ,做心电图  相似文献   
89.
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血液净化的基础,被喻为病患的生命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深静脉留置导管不断完善,被认为是急诊透析的首选通路。因此,对其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透析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4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