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钟丽  孙玲玲 《放射学实践》2015,30(2):141-144
目的:探讨1.5TDWI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b值的优化。方法:搜集40例经病理/临床证实的肺内良、恶性病变患者(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17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40例均经MSCT检查发现肺部病变,并行常规T1WI、T2WI以及多b值DWI(b=0,300,600,1000s/mm2)检查,测量3组b值测得的ADC值,分析不同b值对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影响,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b值下ADC值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并比较同一b值下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差异。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DWI图像信号逐渐增高,ADC、SNR及CNR值逐渐下降;b值为300和600s/mm2两组图像S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300与1000s/mm2以及600与1000s/mm2两组SNR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NR值在两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值为300、600和1000s/mm2时,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83和0.81,且均具有诊断意义(AUC均>0.5),当b=6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在同一b值下,恶性病变图像信号高于良性病变,且ADC值低于良性病变(P均<0.05)。结论:1.5T DWI多b值胸部扫描有助于鉴别肺内良、恶性病变,当b=600s/mm2时,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32.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C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浓度的变化在哮喘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利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全自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监测 5 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CP浓度的变化。并与肺功能监测的结果 (最大呼气风速PEFR)相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 (P <0 .0 1) ,中度患儿ECP水平高于轻度 (P <0 .0 5 ) ;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ECP浓度明显高于治疗缓解期 (P <0 .0 1)。此与PEFR变化呈负相关 (发作期r=-0 .62 ,P <0 .0 1;缓解期r =-0 .5 4,P <0 .0 1)。结论 血清ECP浓度能准确地反映出哮喘患儿气道过敏性炎症的轻重程度 ,故ECP的监测对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分度、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预测哮喘发作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林丽珠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在林丽珠教授门诊患者病历资料,运用频数分析方法,统计常用中药的应用频次。结果:收集的肺癌患者病历共61份,累计就诊394次,共用中药143味,用药频次4977次。常用药物种类为补益药、化痰药、理气药、消肿散结药、祛瘀通络药,其中补益药和化痰药的使用频率分别为18.44%,19.55%,在各类药物中最高。用药频次较高的单味药依次为:茯苓、法半夏、土鳖虫、党参、僵蚕、桔梗、苦杏仁。结论:益气化痰法为林丽珠教授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益气以培土生金为主,化痰以理气化痰、清热化痰为主,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对跟骨髓腔内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88例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设为跟骨髓腔内麻醉组(44例)和硬膜外麻醉组(44例).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采用跟骨髓腔内麻醉法进行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麻醉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的麻醉后维持时间(4.4±1.8)h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2.1±1.3)h,且跟骨髓腔内麻醉组患者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08%)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34.0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髓腔内麻醉在足部软组织损伤及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发生,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5.
136.
小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笔者运用耳穴按摩辅以芳香耳烛治疗本病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研究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和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海蒿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urantiamide(Ⅰ)、benzoylphenylalaninol(Ⅱ)、胸腺嘧啶脱氧核苷(Ⅲ)、邻苯二甲酸异丁酯(Ⅳ)、2′,5-二羟基6,6′,7,8-四甲氧基黄酮(Ⅴ)、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Ⅵ)、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Ⅶ)、4hydroxyphthalide(Ⅷ)、2-amino-3-phenylpropyl acetate(Ⅸ)、4(1H)-quinolinone(Ⅹ)和2-benzothiazolol(Ⅺ)。其中化合物Ⅲ对tsFT210细胞有较强的坏死性细胞毒活性,其IC50为0.50 μmol/L;化合物Ⅴ、Ⅹ对K562细胞,以及化合物Ⅴ、Ⅷ对P388细胞,显示细胞周期(G0/G1期)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海蒿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0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9例切口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33%。运用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室温度、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接台手术等因素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得出,手术室温度、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层流手术室级别、接台手术等是对患者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导致患者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与手术室温度、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层流手术室级别、无菌操作手术时间过长、接台手术相关,通过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五味双柏散外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60例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五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安慰剂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局部外敷+塞来西布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对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表明2组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且治疗组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五味双柏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其具体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肝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观察铁树叶在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HL-60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铁树叶(实验组1和实验组2)及P.B.S(对照组1和对照组2),观察集落细胞数、死活细胞计数及细胞蛋白质含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死活细胞计数和细胞蛋白含量P值均<0.05,集落细胞计数实验组抑制率50%.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死活细胞计数和细胞蛋白含量P值均<0.05,集落细胞计数实验组抑制率>50%.结论铁树叶提取液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HL-6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