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较为罕见 ,笔者遇到一家族中 3位成员先后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现报告如下。例 1 男 ,10岁。因头晕、头痛 1个月 ,加重 2天 ,血压2 2 0 / 140mmHg入院。查体无其他阳性表现。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机能、血皮质醇正常 ,血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升高 ,连续 3次尿查香草杏仁酸 (VMA)升高 ,范围 10 2~ 132 μmol/2 4h。B超提示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CT平扫示 :双肾上腺均可见形态欠规则、密度不均肿块 ,右侧较大 ,直径约 5 .2cm ,轮廓欠清 ;左侧稍小 ,直径约 1.1cm ,轮廓尚清。增强扫描示 :双肾上腺区肿块强…  相似文献   
72.
据尸检资料,约25%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rnphoma,NHL)可以出现肾上腺受累,为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1];而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却很少见,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报道80余例[2] .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正常女性乳腺的CT表现并分型 ,初步确立乳腺CT的常规检查方法。方法 :应用体部CT对 1 60例处于不同生理分期的健康女性进行乳腺CT检查 ,其中 5例行增强CT检查。测量增强前后各生理分期乳腺实质的CT值 ,并通过图像放大测量乳晕及乳房其他部位皮肤的厚度。结果 :描述了正常乳腺的CT表现 ,并将其分为七型。通过对不同扫描体位的对比研究 ,我们认为俯卧位、1 0 0mA、1 .8s ,标准算法重建可以作为乳腺CT检查的常规检查技术。正常乳腺实质增强后增加的CT值为 1 1 .89± 6 .80HU。结论 :乳腺CT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本身及其周围的结构 ,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比分析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MRI表现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对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UC患者(活动性病变7例;非活动性病变6例)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变肠壁厚度,分别计算靶征、梳齿征和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的出现率,描绘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病变肠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计算达峰时间(TTP)及经腰大肌校正后的相对强化率(Er),评价活动性UC病变与非活动性病变之间MRI表现的差异性。结果活动性UC组(7例)肠壁厚度[平均(11.1±3.7)mm]大于非活动组(6例)[平均(5.3±1.2)mm]。活动组肠壁靶征及梳齿征出现率高于非活动组(71.4%与0;85.7%与0;P值均<0.01),而两组间肠系膜淋巴结增大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与16.7%;P>0.05)。活动组肠壁TIC均呈速升缓降型,非活动组TIC均为缓慢上升型,病变活动组TTP[平均(111.4±48.1)s]低于非活动组[平均(240.0±50.2)s],Er[平均(166.3±98.8)%]高于非活动组[平均(49.6±41.6)%]。两组间TTP、E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UC患者的受累肠壁厚度、肠壁靶征和梳齿征出现率,动态增强检查TTP和Er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提高磨玻璃型肺结节(GGO型肺结节)的分割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与随机游走相结合的分割方法。方法:利用已手动分割的GGO型肺结节训练支持向量机。由训练后的分类模型在待分割的GGO型肺结节图像中选择种子点,然后利用随机游走算法根据支持向量机选取的种子点进行GGO型肺结节图像分割。结果:该研究纳入150个待分割GGO型结节图像,上述分割算法的平均准确率为98.05%、平均召回率为96.35%和平均F1值为98.05%。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实现了GGO型肺结节的精确自动化分割,对GGO型肺结节定量、定性分析提供更加准确的客观依据。结论:该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选取种子点,并利用随机游走进行结节分割可以有效地对GGO型肺结节进行分割,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6.
张翔  白人驹  孙浩然 《天津医药》2003,31(7):422-424
目的探讨不典型脂肪肝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提出脂肪肝新的影像学分类.方法分析24例CT平扫上表现不典型的脂肪肝忠者资料,其中"肝岛"组12例22个灶,局灶性脂肪肝组6例,不均匀脂肪肝组6例.结果3种类型的不典型脂肪肝均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且边缘常不清楚;在平扫和动态增强CT 3期扫描中,24例不典型脂肪肝中的脂肪变性区与周围正常肝组织比较均为相对低密度区,且两者的平均密度差值在3组病例的CT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据不典型脂肪肝的CT表现,包括好发部位、形态边缘及密度、增强表现等特征通常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s)的MSCT和MRI表现特征及与大体病理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GIST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3例均行CT平扫、动态三期扫描,其中8例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9例行MRI平扫,并将大体病理标本与CT和MRI表现进行对照。结果:23例中22例单发,1例多发(肠系膜2个病灶)。其中食管1例,胃14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位于胃肠道的间质瘤以向腔外生长居多。体积较小者密度/信号均匀;体积较大者密度/信号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或出血区,增强检查肿瘤实质部分呈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MSCT和MRI检出所有肿瘤肉眼可见的坏死、囊变或出血区,且反映的范围与大体病理基本一致。结论:MSCT的MPR和MRI的多方位成像技术有助于GISTs的定位并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MSCT和MRI表现能够反映胃肠间质瘤的大体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78.
患者 女,52岁.乏力2个月,午后低热并左侧腰部疼痛1周,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无肉眼血尿.体检:左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区及膀胱区无压痛,腹部未扪及肿块.尿液生化检查:红细胞150/μL;白细胞酯酶25/μL,余无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左肾下极大约5.0cm×4.7 cm的低回声区,回声欠均匀,血流信号稀少.  相似文献   
79.
肾上腺腺瘤和非腺瘤的动态增强CT检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采用规范化的动态增强CT检查技术,对大样本病例进行深人地多角度评价.使肾上腺肿瘤动态增强CT检查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资料与月法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70例共79个肾上腺肿块(腺瘤44个.非腺瘤35个)分别以相同的扫描条件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静脉注人对比剂后30s开始扫描),然后延时1、2、3、5.7min扫描。剂量1.2ml/kg体重,注射流率2.5ml/s。分析评价肾上腺肿块的T—D曲线和廓清率Wash(相对廓清率Washr和绝对廓清率Washa)。结果T—D曲线分为5种类型,即A、B、C、D和E各型。腺瘤的特征曲线为A、C型,非腺瘤为B、D、E型(P=0.000)。Washr和Washa于腺瘤和非腺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腺瘸的Washr和Washa均高于非腺瘤,并且Washr诊断效果优于Washa。7min延时点诊断价值较大.Washr≥34HU提示为腺瘤.反之提示为非腺瘤。结论肾上腺CT动态增强检查能够对腺瘤和非腺瘤尤其对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0.
马永慧  孙浩然  李进  吉腾飞 《药学学报》2022,(12):3596-3602
采用MCI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北栽秧花(Hypericum pseudohenryi N. Robson)95%乙醇提取物中间苯三酚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8个多环多异戊烯基酰基化间苯三酚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ypseudohenrin L (1)、hyperbeanin P (2)、furohyperforin (3)、furoadhyperforin (4)、ascyronone F (5)、attenuatumione E (6)、hyphenrone T (7)和hyperforatone N (8),其中化合物1为新间苯三酚类成分。利用MTT法探究8个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原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3、5和7对LPS诱导巨噬细胞NO生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