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及定量分析方法评估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血流灌注改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无创定量评价梗阻性肾病的血流灌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只健康SD大鼠于麻醉下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UUO模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行CEUS检查,并于术后7 d CEUS检查后行相关病理检查。使用QLAB软件行双肾皮质血流灌注定量分析,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上升支斜率(A)、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UUO术后与术前比较,其TTP显著延长[(27.42±6.17)s∶(21.27±4.08)s,P0.05],A[(0.88±0.79)dB/s∶(1.81±0.45)dB/s,P0.05]及PI[(13.60±2.64)dB∶(16.50±1.36)dB,P0.05]明显减低,AUC[(1 508.43±481.56)dB·s∶(1 309.40±306.93)dB·s,P0.05]明显增高;健侧肾皮质TIC与术前比较,30 s之内相似,30 s后曲线下降缓慢,AUC明显增高[(1 311.50±406.14)dB·s∶(1 209.94±298.41)dB·s,P0.05],A、PI和TT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EUS及定量分析方法能反映UUO大鼠血流灌注状态的改变,为临床无创定量评价梗阻性肾病的血流灌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患者 女,64岁,绝经14年,阴道分泌物增多15d就诊,全身皮肤黏膜无黑痣糜烂、破溃.妇科检查:宫颈表面呈紫黑色,凹凸不平,有接触性出血,外阴、阴道无异常.盆腔CT示宫颈增宽,密度不均,CT值25~35 HU左右,无钙化,宫颈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1).3月后查盆腔MRI示宫颈结构消失,被140 mm×92 mm×91 mm大小混杂信号肿物取代.肿块内见片状短T1、短T2信号(图2,3),无液一液平面,余部以等T1、长T2信号为主.  相似文献   
53.
肾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研究肾血流灌注、生理和病理改变的潜在有力工具。介绍肾灌注成像、磁共振肾图(MRR)、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等功能MRI方法在肾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原理和检查方法,以及目前国外研究的进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应用fMRI检查对肾脏功能进行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利用不同的fMRI方法可提供不同侧面的肾脏功能信息,并互相综合补充,全面反映了肾脏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因此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研究臂丛神经各根切断后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变化过程,探索臂丛神经各根在靶肌肉内分布特点和切断后的代偿机制。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右侧建成臂丛神经各根的切断模型,左侧为正常对照组。术后第1、4、8、12周,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单纤维肌电图等方法,检测各神经根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和功能学变化过程。结果 颈5神经根和胸1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出现无代偿特征的Jitter图形,Jitter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侧;颈6、颈7和颈8神经根切断后,出现明显的代偿性Jitter改变,但只在颈7神经根切断后第1~4周Jitter均值逐渐增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8~12后恢复正常;其余各神经根切断后Jitter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臂丛神经各根切断后靶肌肉内的MCD分布图表明,仅在颈7神经根切断后会出现明显代偿变化。靶肌肉内运动终板面积逐渐扩大,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的情况出现在颈5神经根和胸1神经根切断后;颈6神经根切断术后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变化与颈8神经根切断术后几乎一致,大部分运动终板消失,但仍有部分面积扩大,淡染的运动终板存在;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第4~8周,在某些区域能发现少数异常的运动终板,到第12周后,运动终板的大小、形态和染色深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颈7、8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出现可能的代偿改变,颈6神经根切断后代偿变化极其有限,颈5、胸1神经根不具有代偿潜力。  相似文献   
55.
扩散加权成像预测、监测宫颈癌放化疗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监测宫颈癌放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接受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个月、2个月分别行常规MR平扫及DWI检查,其中8例患者于治疗开始后15 d加行一次DWI检查.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横轴位T2WI上肿瘤最大径和ADC值,分析各疗效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ADC值差异. 结果肿瘤完全消失(CR)组治疗前平均ADC值明显低于肿瘤部分消失(PR)组(P<0.05);治疗后2个月肿瘤最大径缩小率与治疗前ADC值负相关(r=-0.574,P<0.05).治疗后1个月肿瘤ADC值变化率与治疗后2个月肿瘤最大径缩小率呈正相关(r=0.572,P<0.05);治疗后15 d与治疗前比较,平均ADC值升高(P<0.05),而肿瘤最大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宫颈癌治疗前DWI检查有助于预测放化疗疗效,治疗过程中DWI检查有助于早期监测和动态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良、恶性乏脂质性肾上腺肿瘤的动态MRI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对乏脂质性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29例共33个乏脂质性肾上腺肿瘤行MRI平扫并于注药后1min、2min、3min、5min、7min和9min时间点行动态增强检查,分别观察病变的增强程度并获取乏脂质性肾上腺肿瘤的廓清率(Wash)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S curve),以评估良、恶性肿瘤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T-S曲线分Ⅰ~Ⅴ五种类型。良性乏脂质性肿瘤的特征曲线为Ⅰ、Ⅱ型和Ⅳ型;恶性乏脂质性肿瘤的特征曲线为Ⅲ型和Ⅴ型(P=0.000),肾上腺良性乏脂质性肿瘤的廓清率高于恶性肿瘤,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在5min延迟点诊断价值较大,Wash≥23%提示为良性肿瘤。结论:MRI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对乏脂质性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前,在欧美国家直肠癌居恶性肿瘤第2位[1].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根据结直肠癌分期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各异,患者生存率也有显著差异[1].早期发现并根除肿瘤病灶是改善或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发现肿瘤和术前分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伴有脑膜上皮细胞样旋涡特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s with meningothelial-like whorls,DDLMW)的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8月诊断为DDLMW的患者6例病历资料及存档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DM2、CDK4、p16等,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4例发生于后腹膜,2例发生于纵隔,发病年龄范围40~77岁(中位年龄58岁)。大体表现为巨大单发或多发结节状肿块,镜下除了可见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之外,均可见具有特征性的旋涡样结构,形态类似脑膜瘤;旋涡小体肿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同心圆状致密排列,轻-中度异型性;此外,4例在旋涡小体的周围或中间可见化生性骨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组织表达MDM2、CDK4、p16,不表达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OX10、上皮细胞膜抗原、CD21、CD23、CD35;肿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低。6例经FISH检测均显示肿瘤细胞伴有MDM2基因的扩增。结论DDLMW是一种罕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组织学亚型,特征性的旋涡状结构并不预示其有神经束膜或滤泡树突细胞的分化,认识并熟悉其存在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MDM2基因FISH检测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MRI对自发性肾脏出血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不同病因所致自发性肾脏出血的MRI资料,主要观察MRI对出血灶的显示、出血责任病变的检出及出血的病因诊断。结果 MRI清晰地显示了21例共25个出血灶的部位、形态、范围,甚至肾实质的破裂口,而不同时期出血的信号强度具特征性,据此可大致判定出血时间。MRI对出血责任病变的检出率为60%,对出血灶肿瘤性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0%,对非肿瘤性病因诊断准确率为54.5%。结论 MRI能敏感地发现自发性肾脏出血,准确估计出血部位、出血量并可判定出血时间,具有较高的出血责任病变检出率和病因诊断准确性,因此在本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concept, ERAS)理念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对左半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指标及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OSES+ERAS组(n=31)和ERAS组(n=29)。NOSES+ERAS组患者采用在ERAS理念下的NOSES,ERAS组患者采用在ERAS理念下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恢复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结果 与ERAS组比较,NOSES+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均<0.05);术后第3天的WBC降低(P<0.05),术后第1、3、5天的CRP、IL-6、SAA水平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12、24、48h的疼痛NRS评分降低(P<0.05)。结论 NOSES在ERAS理念下可以有效减少左半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降低机体炎症,减少瘢痕,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