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9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338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405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1054篇
内科学   659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83篇
综合类   2324篇
预防医学   938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898篇
  17篇
中国医学   1197篇
肿瘤学   31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黄芪对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55只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6-8周,随机分成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15只);B组为病毒对照组(20只);C组为黄芪治疗组(20只)。于接种病毒第14天处死所有存活小鼠,取心脏,分别用光镜检查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CP-1的表达。结果:①黄芪治疗组生存率较病毒对照组提高(P<0.05);②病毒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可见大量的MCP-1的表达,且于心肌的病变面积成正比(P<0.01,r=0.87);③黄芪治疗组心肌病理积分和MCP-1的表达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可以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MCP-1的产生可能是其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 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同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 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 共存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制定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期为某院骨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Medlin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抗菌药物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抗菌药物法规文件,结合某院骨科疾病分布特点,制定某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以此为理论依据,制定某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理论值,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检验检查指标等具体情况,对理论值进行校正,最终制定某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按照证据等级最终纳入研究24篇,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分别为每百人天85.43 DDDs、每百人天11.03~31.17 DDDs,经校正后某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每百人天30.45 DDDs,与实际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Z=-2.137,P<0.001)。结论:某院骨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需从医院、临床医生、药学部门三个层面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化水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伴免疫球蛋白(Ig)G沉积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人疾病缓解影响因素及与肾小球IgG4表达强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伴IgG沉积PMN病人共500例,根据有无IgG4表达和表达强度分组,分析临床病理及随访预后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价伴IgG沉积PMN病人疾病缓解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阳性组24 h尿蛋白量和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强度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弱阳性组、中阳性组及强阳性组血浆白蛋白、IgG1强度比例及IgA强度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弱阳性组、中阳性组及强阳性组随访3个月( 30.0%比17.3%比15.9%比9.5%)和6个月(38.4%比30.6%比26.5%比13.0%)累积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gG4阳性高强度、男性、基线高24 h尿蛋白量均是伴IgG沉积PMN病人疾病未缓解独立危险因素[RR=1.33,95%CI:(1.05,1.61);RR=1.80,95%CI:(1.17,3.04);RR=1.51,95%CI:(1.09,2.80)。P<0.05]。结论 伴IgG沉积PMN病人疾病缓解效果与IgG4表达强度、性别及基线24 h尿蛋白量密切相关;而肾小球IgG4表达强度可作为PMN治疗反应性潜在评估指标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熥敷中药与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通过随机动态数字表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归纳,各59例;对照组行中医正骨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开展中药熥敷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直腿抬高角度(ASLR)、腰背痛评分(JOA)以及...  相似文献   
87.
日期会波名称地点1 J】31日~2月4口3,E{6~10 R3月19~23日3月26~31日4川4月2~6 L】4月16~2l R5月5~8 f15月7~12日5川7~13¨5月J6~20日5月20~24日5川2I~25 U5月23~26日6月6爿18~24日6月25~29日7川9~15日7月23~29口8,】8月20~24几8爿12~16日8月20~27日8月27日~9月1日8川27日~9月1 f]9月3~8口9门3~8 1]9月9~14几9月10~14日9川10~1 5 H 9月13~19日9月1 5~16¨9 Jl】17~20臼9月17~21日9川l 7~22日9爿23~29日1 995午危症临护医学学会年会第15届亚太眼科学研究会学术会议1 995年同际性病与密螺旋体病防治联合…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黄连制剂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gfang、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黄连制剂治疗大鼠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应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方法学质量、GRADE系统评估...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诊断老年性痴呆 (AD)的影像特征和诊断标准。方法 静脉注射18F FDG后行脑断层显像 ,获得顶叶、颞叶、额叶单位面积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的比值 ,以此作为半定量指标。结果  12例正常人可见大脑皮质各叶、基底神经节、丘脑及小脑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 12例AD影像分为 3种 :双侧顶叶放射性减低 5例 ,双侧颞顶叶减低 4例 ,单侧颞顶叶减低 3例。半定量分析显示AD患者顶颞叶代谢显著低于正常人 ,并与痴呆程度相关。 11例非AD痴呆影像也分 3种 :多发性非对称性放射性减低 8例 ,双侧颞顶叶伴其他多灶性放射性减低 2例 ,显像正常 1例。MRI检查 10例AD可见颞叶、杏仁核、海马体积缩小 ;2例轻度AD虽有代谢减低 ,但MRI未见海马体积缩小。 10例非AD痴呆MRI可见脑内陈旧出血、梗死、软化灶等病灶 ,而这些表现AD患者未见到。结论 在MRI除外脑内结构损害病灶基础上 ,18F FDGPET发现双侧或单侧顶叶或颞顶叶代谢减低可诊断AD ;半定量分析有助于痴呆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