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并用PCR检测其中3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5例均发生于成年女性,平均年龄50.4岁.其中3例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例有干燥综合征病史.5例病例均行纵隔肿块切除,其中例4术后进行了化疗,目前所有病例随访均存活.大体均为囊实性肿块,光镜下胸腺正常结构消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并可见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肿瘤内可见多个内衬上皮的囊腔形成,腔内可见大量红染无结构物质及胆固醇结晶.肿瘤性淋巴细胞浸润囊肿内衬上皮,形成明显的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瘤细胞阳性表达CD20、CD79a、Bcl-2.而CK、CD3、CD5、CD23、CD10、Bcl-6、cyclinD1及TdT等标记均为阴性.3例PCR均检测出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结论]原发性胸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常发生在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成年女性中,大体上常呈囊实性,应与多房胸腺囊肿、胸腺淋巴组织增生及胸腺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相对于传统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透析的26例NHD患者,其中21例由CHD更改为NHD,匹配患者性别、年龄、初始血红蛋白水平等标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选出6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指标及透析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h,EPO)用量、铁剂用量、输血事件发生率等差异。结果 NHD与CHD组在入选时基线状态的CRP、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NHD组随访末次的EPO用量低于CHD组(103.4±53.6 IU·kg~(-1)·w~(-1)vs 126.34±54.9 IU·kg~(-1)·w~(-1),P0.05),NHD组随访末次的血红蛋白高于CHD组,且NHD组静脉铁剂使用率低于CHD组,两组间CRP、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更换透析模式治疗的21例患者,随访末次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基线值血红蛋白水平(P0.05),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EPO用量与更换模式治疗前1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106±34.6 IU·kg~(-1)·w~(-1)vs 110±30.9 IU·kg~(-1)·w~(-1))。结论夜间透析与传统血液透析相比,减少患者EPO及静脉铁剂的剂量,对透析患者的贫血控制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MCM2、Ki67、CyclinD1在甲状腺滤泡性癌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并与Galectin-3、CK19进行对比.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2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及23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MCM2、Ki67、CyclinD1、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情况.结果 MCM2、Ki67、CyclinD1的阳性率在甲状腺滤泡性癌组织中分别为96.9%、46.9%、96.9%,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中分别为65.2%、26.1%、100.0%,两者MCM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9,P=0.002),而两者Ki67和CyclinD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0、0.732,P=0.118、0.392).在滤泡性癌和滤泡性腺瘤组织中,MCM2、ki67、CyclinD1者的标志指数分别为(31.51±19.43)和(11.12±10.79)、(6.58±6.40)和(4.03±5.14)、(50.00±21.70)和(40.33±22.55),MCM2的标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2,P〈0.001),Ki67和CyclinD1的标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9、1.634,P=0.122、0.115).Galectin-3和CK19的阳性率在滤泡性癌组织中分别为62.5%和75.0%,在滤泡性腺瘤组织中分别为26.1%和60.9%,Galectin-3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8,P=0.008),CK19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263).结论 MCM2、Galectin-3在甲状腺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对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而Ki67、CyclinD1、CK19则无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慢性伤口标准化干预体系,并观察其临床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伤口治疗中心1室收治的15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伤口治疗中心2室收治的145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伤口干预,观察组给予标准化伤口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情况、... 相似文献
2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目前主要根据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来定义,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来评估。但CKD患病率的评估在不同国家间差异很大,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本文就CKD患病率差异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法,以更准确地评估GFR,从而实现对部分CKD患者更精准的CKD分期。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在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ERK(pERK)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OGD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四组(P〈0.05)。IO组pERK、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四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异氟醚增加pERK表达,进而调节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7例蛛网膜囊肿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组织学特征为囊壁内衬上皮为单层扁平上皮、部分区域上皮增生,囊肿内横贯小梁缺失,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囊壁内衬上皮EMA或CK呈阳性表达,S-100、GFAP、CD34、CD31和FVIII均为阴性。结论蛛网膜囊肿是颅内罕见的囊性占位病变,是上皮源性囊肿,病理诊断易误诊为血管源性囊肿或神经源性囊肿,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无痛小肠镜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D组缓慢静脉推注(超过5 min)右美托咪定0.3μg/kg,然后注射丙泊酚1 mg/kg;C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2~0.5 mg/k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可唤醒时间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呼吸抑制例数和体动发生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循环抑制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且大大降低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分析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IgG4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病例9例,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1 ~77岁,中位年龄66岁.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总结分析.结果 组织学表现为颌下腺小叶结构保存,致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大量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腺泡不同程度萎缩,小叶间隔明显纤维化,静脉炎及闭塞性静脉炎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病变组织中IgG4及IgG阳性的浆细胞均明显增加,每一高倍视野内分别平均为186个和261个,IgG4/IgG为0.71.其中3例患有系统性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结论 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是一种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确诊后应排除是否存在涎腺外的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并密切随访,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