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对照Ⅰ组(空白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另外三组均加用特殊处理.对照Ⅱ组加用新斯的明足三里、上巨虚穴位注射,对照Ⅲ组普通针刺足三里、上巨虚,治疗组电针足三里、上巨虚.结果:治疗组、对照Ⅲ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与另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电针刺激强度规范,容易控制刺激量,且节省人力.结论: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可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对早产儿出院时体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适于胎龄的存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治疗组应用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对照组应用传统新生儿胃肠道外营养。计算两组患儿各营养指标及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除生后第7天热卡与对照组相比 (P>0.05)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营养指标,如生后体重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每天体重增长克数、经胃肠达到摄入标准时间、应用胃肠道外营养天数、生后第3天热卡、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出院时发生EUGR 60例,发生率为 46.9%,对照组出院时发生EUGR 87例,发生率为68.0%(x2=11.65,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可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EUGR的发生率,为今后实现追赶性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且未见有严重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正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每年有约1690万人新发脑卒中[1]。脑卒中后的步行功能异常通常会严重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步行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几种康复方法结合比单独的地面步行训练更有效[3]。单独的末端驱动型机器人(G-EO)可以改善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4]。但是,尚未见报道G-EO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步行功能障碍。因此,我们拟观察这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4.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60例临床确诊或疑有冠心病,20例为45岁以上干部体检)行16层MSCT冠脉成像检查,其中10例作了导管法冠脉造影对照。对冠脉各节段显示数量以及有无病变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16层MSCT冠脉成像对≥50%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 80例共显示774个≥2mm的节段,有87个节段显示不同程度狭窄,185个节段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同时作了冠脉DSA对照的10例中,16层MSCT冠脉成像对≥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98.8%、91.7%和97.7%。结论 16层MSCT冠脉成像简便、安全、易行,特别适于门诊患者以及特殊人群的普查;对于介入手术筛选和术后复查,可以部分取代导管法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65.
臁疮是临床外科最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表现为患肢的小腿内侧、外侧、胫前、胫后及踝部的慢性皮肤溃疡,溃烂面大小不等,如不及时治疗,溃疡蔓延由小到大,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缺损,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正>步行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1]。既往的研究表明,约38%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仍不能行走[2],而那些出院时可以步行的患者,回归家庭后的步行能力也大幅下降[3]。因此,恢复步行功能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