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1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89篇 |
预防医学 | 40篇 |
药学 | 3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8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患者男, 57岁, 4年前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于当地医院就诊, 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有多个结节(考虑良性),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 具体声像不详。未行治疗。入院前1周, 因体检复查胃镜, 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显著, 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入院后查体发现脾脏肿大(超声测得脾肋下5 cm), 余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及丙肝病原学检查阴性。消化系统及肝脏血管系统超声检查描述:非明确肝硬化背景, 肝脏各叶形态比例尚规整, 叶间裂稍宽, 表面欠光滑, 结节外实质回声尚均。肝内可见若干个类圆形近等回声结节, 均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 较大者位于肝右前叶下段(S5), 大小32 mm×24 mm×17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示:所有结节中央均见涡流样血流信号, 均与门静脉分支延续(图1)。门静脉系统显著增宽:门静脉主干内径16.0 mm, 右支内径8.9 mm, 左支矢状部内径14.7 mm。脐静脉重新开放, 脐静脉及属支静脉迂曲、扩张。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 相似文献
73.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它不仅可以客观地描述实验室某项实验的有效性、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定量说明一个实验室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74.
PINCH蛋白和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INCH蛋白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3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50例子宫内膜癌中PINCH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PINCH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38.8%、72.0%,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1%、61.1%、80.0%,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及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INCH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作用时间有关(P<0.05)。PINCH蛋白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8,P<0.05)。结论 PINCH、COX-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二者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SATB1在直肠癌新辅助放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14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接受术前短程放疗,74例未接受术前放疗。采用组织芯片方法检测直肠癌组织(n=142)和正常黏膜组织(n=107)、术前活检癌组织(n=84)以及转移淋巴结(n=43)中SATB1表达情况,探讨SATB1表达对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ATB1表达与多个放疗相关因子的关系。
结果在未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中,SATB1在正需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肿瘤组织(χ2=5.396,P=0.032)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织(χ2=6.405,P=0.002)。在接受术前放疗的患者中,SATB1表达与不良的OS(HR,0.516;P=0.039;95% CI:0.274~0.969)和DFS(HR,0.558;P=0.025;95% CI:0.335~0.930)相关。放疗可以降低直肠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在放疗的直肠癌肿瘤组织中SATB1表达与ATM和pRb2/p130表达负相关(χ2=5.427,P=0.032;χ2=4.610, P=0.047),而与Ki-67和TEM1表达正相关(χ2=4.339,P=0.037;χ2=7.376,P=0.014)。网络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证实了SATB1与这些蛋白的相互联系。
结论放疗能降低SATB1表达,后者可通过参与一些放疗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赋予接受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76.
77.
后交通动脉镜像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PCoA)镜像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与方法,以及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8例(16个)PCoA镜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二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PCoA镜像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①PCoA镜像动脉瘤均位于颈内动脉一后交通动脉的分叉处,两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完全对称(Ⅰ型)的有6例,不完全对称(Ⅱ型)的有2例。动脉瘤大小:0.5~1.5cm的有9个,〉1.5—2.0cm的有5个,〉2.0cm的有2个。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Ⅱ级的有2例,Ⅲ级的有4例,Ⅳ级的有2例。②直接夹闭PCoA镜像动脉瘤15个,未处理的有1个。一期手术5例,均经双侧开颅,夹闭PCoA动脉瘤10个,对其中2例同时清除脑内血肿。二期手术2例,第1次手术夹闭一侧PCoA动脉瘤2个,对其中1例同时清除脑内血肿,第2次手术夹闭另一侧PCoA动脉瘤2个。夹闭一侧PCoA动脉瘤后,对侧动脉瘤未处理者1例。③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的有6例,轻残的有1例,重残的有1例。随访3~48个月,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PCoA镜像动脉瘤效果显著,将PCoA镜像动脉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出血的责任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患者Hunt-Hess分级及周身状况等选择一期或二期手术,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用于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可靠性。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0年 11月间 ,我院 5 0例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 ,包括实质性肿物和囊实混合性肿物。男性 11例 ,女性 39例 ,年龄 16~ 73岁。采用SiemensSonolineElegra型彩超仪 ,探头频率 5MHz。在超声引导下定位 ,采用 2 1GPTC针连接 2 0ml注射器抽吸取材。载玻片按常规方法涂片 ,巴氏染色。将细胞学穿刺结果与术后病理学对照。结 果5 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见表 1。 5 0例均获… 相似文献
79.
维拉帕米和/或吗啡用于臂丛阻滞辅助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和/或吗啡用于臂丛阻滞辅助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上肢择期手术成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对照组)应用1%利多卡因溶液;Ⅱ组(吗啡组)应用含有吗啡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Ⅲ组(维拉帕米组)应用含有维拉帕米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Ⅳ组(吗啡和维拉帕米组)应用含有维拉帕米5mg和吗啡5mg的1%利多卡因溶液.每位患者均接受1%利多卡因40ml(内含5μg/ml肾上腺素)腋路臂丛阻滞.结果:四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臂丛阻滞液中应用吗啡的患者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应用维拉帕米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延长(P<0.05).结论:臂丛阻滞液中应用吗啡能增加术后镇痛维持时间,而应用维拉帕米能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但对术后镇痛无意义. 相似文献
80.
本组恶性肿瘤94例,以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肺癌为主,病期以Ⅲ、Ⅳ期居多(88.3%)。中位年龄56岁,最大年龄77岁,Karnofsky评分60~90分。根据病种,患者接受以表阿霉素为主的化学药物联合方案,如E—ADM、CEOP、CEP、FEC、FEM等,治疗2个疗程或2个疗程以上者参予疗效和毒性评价。结果:全组完全缓解率19.1%(18/94),总有效率58.5%(55/94),与同期我科采用阿霉素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相仿。毒性观察显示,表阿霉素为主方案的骨髓和消化道毒性低,心脏损害轻,适于伴心功不全或心电图异常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