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 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与7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cTnI、Myo及CK-MB水平,分析联合检测与心梗三项及hs-CRP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hs-CRP、cTnI、Myo、CK-M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诊断准确度97.33%、灵敏度98.67%,高于心梗三项的92.00%、86.67%与hs-CRP的89.3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7.111,12.000、14.000,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与心梗三项检测值明显升高,联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提供研究思路与借鉴。方法 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可视化,对相关专利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通过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别获得1687篇中文文献,469篇英文文献,检索专利数据库获得301项专利数据。结果发现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中文文献数量波动较大,文献共现聚类得到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其中发文量较大的作者有张伯礼等人,核心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高频关键词有甲型H1N1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抗病毒、中西医结合、非典型肺炎等。英文文献研究国家主要来自Peoples R China,Usa,England,Canada,Australia,Germany等国,其中中国、美国、英国在相关领域合作较多。高频共现关键词有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ntiviral activity,SARS-COV-2,SARS,Chinese medicine,systematic review,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VID-19,expression inflammation,network pharmacology等。专利共现聚类发现9个有效聚类,内容主要集中在中药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剂型创新等方面;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频用药,其中黄芩、甘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最为常用。结论 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呈现出波动式发展,中国的研究结果最多,但是作者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分散,五运六气、温病学说、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是研究热点,信息技术、高质量循证证据、中药制剂新剂型、中西医结合是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建立民族药百里香酚类部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野芩苷和迷迭香酸为对照品,HPLC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波长为280nm,流动相为乙腈(A)-0.2%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UV-Vis含量测定方法选择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方法,以迷迭香酸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760nm,显色剂用量为2mL,反应时间为60min。结果野黄芩苷、迷迭香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019~0.592g/L(R2=0.999)、0.009~0.280g/L(R2=1.000),精密度(n=6)分别为0.21%、0.56%,稳定性RSD分别为0.30%、0.27%,重现性RSD分别为1.35%、1.4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2%、95.31%、104.49%和101.23%、102.02%、97.62%,RSD分别为1.48%、1.46%、0.35%和0.29%、1.38%、2.05%;总多酚线性范围为1.10~2.05mg/L(R2=0.999),精密度(n=6)RSD=0.97%,稳定性RSD=1.32%,重现性RSD=0.89%,加样回收率为100.88%,RSD为1.55%。测得三批酚类部位野黄芩苷和迷迭香酸平均含量分别为8.40%和8,23%;测得三批酚类部位总多酚平均含量为47.40%。结论此两种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为百里香新药开发和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恩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1丸/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功能相关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DMQLS)评分及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08%,较之对照组的82.35%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FPG、2 h PG、HbA1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和DMQL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而QUICKI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HOMA-IR和DMQL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UICK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NLR和血清TG、TC、Nesfatin-1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血清ApoA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全血NLR和血清TG、TC、Nesfatin-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状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作用及胰岛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1例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均位于幕上,男性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3~56岁,平均27岁。影像学示幕上占位性病变。镜下见分支状毛细血管网和真/假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GFAP、L1CAM、Cyclin D1均呈弥漫阳性,EMA呈核旁点状阳性,多数病例表达nestin,Olig-2均阴性。结论RELA融合基因阳性室管膜瘤好发于年轻人的幕上,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和基因表型,预后较差,需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钠离子通道病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具有通过和运载特定离子能力的一类重要功能蛋白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由离子通道结构、功能改变所致的疾病称为离子通道病。虽然离子通道病概念提出不到5年,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其与许多人类疾病相关,是人类疾病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已证实的先天性离子通道病达数10种〔1,2〕。据统计,仅先天性离子通道病患病率在白种人高达1/1000,而离子通道病基因携带者及遗传变异而造成的离子通道病易感者更是难以估计〔1〕。在确定的离子通道病中,以钠通道病最为注目。继10年前发现SCN5A这个编码心脏钠通道基因与遗传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加重治疗前后IL-16、TNF-α和FIB在血浆水平的表达。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确诊为COPD(共96例)急性加重的患者,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将受试者分两组,正常对照组(20例)和COPD(96例),并按肺功能分级将COPD组分为4组(Ι级20例,Ⅱ级26例,Ⅲ级23例,Ⅳ级27例,共9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血清中IL-16、TNF-α和FIB的表达。结果 COPD患者血浆IL-16、TNF-α和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OPD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两两比较,IL-16、TNF-α和FIB表达水平随气道受限严重程度增高而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IL-16、TNF-α和FIB在COPD患者中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0.651和0.5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浆中IL-16、TNF-α、FIB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血浆IL-16、TNF-α、FIB在COPD中表达水平增高,并与肺功能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