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法与传统针刺对臀大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0例臀大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臀大肌激痛点TrP1、TrP2及TrP3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髋关节活动度评分(Hip ROM)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SF-36)。结果:观察组治疗臀大肌疼痛总有效率达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87.5%(3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Harri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比较,观察组在改善臀大肌损伤患者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及情感职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激痛点针刺法可有效减轻臀大肌损伤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传统局部针刺。  相似文献   
372.
目前,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索针灸作用机制并客观判断其疗效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如何将针灸治疗量化与标准化是近几年针灸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超声技术不仅是重要的物理影像诊断方法,更是极其成熟的研究手段,甚至可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疾病的治疗。将超声技术引入针灸学研究领域,除了辅助治疗以外,还可通过影像学实时、动态地观察针灸疗效,为其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对量化与标准化针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超声技术可反映针灸效应机制,可辅助针灸治病以提高疗效,可对针灸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并可帮助精准判定穴位、确定安全有效的进针位置、实时可视化反映治疗前后机体的变化。下一步可对如何将超声技术更全面地引入针灸学的治疗与评价系统做更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明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73.
目的:比较火针围刺联合夹脊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改善疼痛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和更昔洛韦治疗,连续治疗14天。针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针围刺(以皮损部位为中心运用火针方法向中心快速刺入)联合夹脊电针(取皮损部位一致的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的夹脊穴连取连续波通电治疗)的方法,每日1次,共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从出现疱疹到结痂脱落的疱疹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 β、IL-6、TNT-a)和疼痛介质水平(CGRP、SP)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1个月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针药组疱疹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all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HAM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针药组与...  相似文献   
374.
脊髓损伤(SCI)是由椎骨骨折或脱位造成的一种高致残率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热休克蛋白(Hsps)是正常的细胞内蛋白,在细胞受到应激或损伤时大量产生。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该蛋白已被证明在SCI后的继发性损伤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故对SCI后,Hsp70的产生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5.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突发心绞痛的患者,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或给予针刺治疗后症状好转,本病例服药后症状无缓解,经针刺治疗后好转。希望能够借此病例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探讨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376.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A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通过多靶点、多方位发挥治疗作用。近10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AR相关作用机制的文献显示,针刺主要通过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凋亡、炎性反应、神经肽物质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在夯实现有理论的同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77.
脊髓损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致残率较高,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研究发现电针有助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从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电针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电针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8.
介绍高维滨教授运用电针治疗干眼的学术思想。认为本病发生主要与眼部经脉气血不畅致使眼失濡养有关,针刺治疗原则以活血通络、清利目窍为主。将传统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神经解剖学相结合,以刺激泪腺为本,以通为用,治标为先,标本兼顾;精效选穴,采用眼周腧穴(太阳对穴、泪腺穴)辅以风池、供血治疗干眼。注重电针的使用及其频率的选择,强调针刺手法以及按疾病程度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379.
中风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疾病,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文献中关于预防中风的针灸处方,认为古代针灸预防中风的处方主要分为两类,即"七穴方"和"足三里、绝骨方",并且古代预防中风艾灸多于针刺。  相似文献   
380.
有效的促进损伤的愈合是一项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工程,许多临床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电针傍刺是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并且电针被认为可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加速损伤组织愈合目的,本文对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电针促进血管生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研究将对糖尿病性皮肤损害,老年性,难治性溃疡等的中医电针治疗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