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康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康复是全面康复的组成部分,即运用可行的手段,尽量纠正病理心理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适应社会的功能状态。药物治疗虽然能较好的控制阳性症状.但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常导致患者的退缩行为,影响其对未来的计划.生存质量减低。同时由于50%-75%的患者在青春期及成年早期发病.严重地妨碍他们对社会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其独立生活的能力。所有这些使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康复成为成功治疗疾病必需的途径。本文对四种经验上有效的方法及近期的研究结果做以下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 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7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服用7种药物之一、病程≤5年稳定期的12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1年的维持治疗,以治疗中断率、中断前治疗时间并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抗精神病药的总体有效性,采用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每间隔3个月评估1次.结果 随访1年,1227例患者中共有541例(44.1%)患者中断治疗.7个药物组间治疗中断率(P=0.283)及中断前治疗时间(P=0.4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95例(40.3%)患者完成1年随访并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临床痊愈率在7个药物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1,P>0.05).7个药物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3%~9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45,P>0.05),但镇静作用(χ2=100.836)、锥体外系不良反应(χ2=68.074)、月经紊乱(χ2=71.295)及体质量增加(χ2=13.527)等不良反应在不同药物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5).结论 7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4.
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400是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反映了大脑对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可用于脑语言障碍疾病的检查和研究。对于英文N400的研究进行的较深入,但中文N400的研究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N400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N400是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一种内源性成分,因其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产安非他酮缓释片戒除尼古丁依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共入组自愿戒烟者143例,安非他酮组72例与安慰剂组71例。受试者分别口服安非他酮缓释片150~300 mg·d-1或安慰剂,疗程4 wk,观察12 wk。结果:治疗后4,12 wk安非他酮组戒烟率分别为39%,31%,高于安慰剂组(13%,9%),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1 wk起安非他酮组吸烟量的减少值均大于安慰剂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安非他酮常见不良反应为注意力不集中、乏力、腹部不适等,其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安非他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一定疗效的戒除尼古丁依赖(烟瘾)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郁症认知损害的特点,尤其是难治性抑郁症认知损害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抑郁症及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于基线时进行HAMD-17、HAMA-14量表评分,及认知功能测验,包括汉诺塔(TOH)、连线测验、WAIS-RC、语言流畅性、WCST。完成检查后,接受TCA、SSRI、SNRI三类抗抑郁药物中的一种药物治疗。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用HAMD量表、HAMA量表、CGI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观察不良反应。治疗第6周末复查认知功能测验。结果:病例组认知功能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言语流畅性测验、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患者的WCST的总测验次数、随机错误数的成绩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缺损,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认知功能可得到部分改善,但均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生物心理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的生物心理因素。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量表(SS)等评定,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小板5-羟色胺(5-HT)、血清白介素(IL)6(IL-6)及SIL-2R水平,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2PBG)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bA1c)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5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 mg/d)和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治疗组(合用帕罗西汀组,45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 mg/d和帕罗西汀20 mg/d),治疗2个月后(两组分别失访4例和9例)观察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BG、2PBG、HbA1c等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1)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AS、HAMD、HAMA总分高,SS总分较低(P<0.05),MMPI提示人格偏移;血浆ACTH、血清IL-6、SIL-2R及FBG浓度高,血小板5-HT浓度低(均P<0.01和<0.05)。(2)治疗后,合用帕罗西汀组的HAMD分、HAMA分、ACTH、IL-6以及糖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3)患者组的HAMD减分率与ACTH变化率(r=0.37)及IL-6变化率(r=0.40)均呈正相关,HAMA减分率与ACTH变化率(r=0.41)呈正相关(均P<0.01);FBG下降率与H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脊髓空洞症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脊髓空洞症 (primarysyiringomyelia ,PSM )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变性疾病 ,是指除创伤、出血、梗塞、感染、肿瘤或蛛网膜病变等因素引起脊髓损伤所致的脊髓空洞以外的、病因不明确的脊髓空洞症。我院自 1994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手术治疗并随防PSM31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0例 ,女 11例。年龄 9~ 6 2岁 ,平均 35 1岁。病程 3~2 5年 ,平均 7 6年。枕项部疼痛 8例 ,肢体瘫痪和 /或肢体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和 /或肌萎缩 2 5例 ,颅神经受累表现 2例 ,植物神经损害 3例。 31例均经MRI扫描…  相似文献   
19.
扎莱普隆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评价国产II类新药扎莱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扎莱普隆胶囊5mg~10mg.d-1或佐匹克隆片7.5mg~15mg.d-1.疗程14d.结果意向性(ITT)分析样本患者234例,其中扎莱普隆组115例,佐匹克隆组119例.两组的睡眠障碍量表(SDRS)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均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扎莱普隆为67.8%,佐匹克隆为71.4%,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嗜睡、口干、头晕、头痛及厌食.但扎莱普隆的嗜睡与厌食发生率显著少于佐匹克隆(P<0.05).结论扎莱普隆与佐匹克隆具有类似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佐匹克隆要少.为治疗睡眠障碍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和非共享环境因素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和品行问题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困难和长处量表中的父母评定的注意缺陷多动(HYPER)和品行问题(CONO)分量表分作为定量表型,对西南双生子库中的140对双生子,采用表型的单因素和二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模型的似然值和拟合度寻找最优模型,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 (1)同卵双生子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与品行问题的相关性(r=0.55)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r=0.12);(2)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与品行问题的表型相关性为0.44(P=0.00);(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与品行问题的相关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遗传因素在品行问题与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表型相关性中的贡献占70%,非共享环境因素占30%.结论 遗传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和品行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包括单纯影响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的遗传因素、单纯影响品行障碍的遗传因素和对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的遗传因素.大部分作用于注意缺陷多动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不会导致品行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