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69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用H2O2处理PC12细胞制作PD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最佳浓度与最适处理时间,以及H2O2致PC12细胞凋亡与14-3-3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PC12细胞活力、Caspase酶活性、细胞凋亡率以及14-3-3蛋白表达量。结果:当H2O2浓度为100μmol/L时Caspase活性最高;100μmol/LH2O2处理PC12细胞24h时细胞凋亡率最高;PC12细胞的凋亡率与14-3-3蛋白表达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00μmol/L和24h分别为用H2O2制作PD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H2O2致PC12细胞的凋亡与细胞内14-3-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ILIB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ET水平 ,将同时来院查体的健康老年人 3 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并用同种方法测定血浆ET水平。结果 ILIB治疗组 48例 ,治愈 11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3 .75%。常规治疗组 3 7例 ,治愈 4例 ,显效 14例 ,有效 12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1.0 8%。 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 10d后 ,ILIB组血浆ET水平下降明显 ,由(69 .0 1± 10 .3 1)ng/ml降至 (52 .3 2± 8.43 )ng/ml(P <0 .0 1) ,并趋于正常 (P >0 .0 5) ,常规治疗组由 (67.43±11.42 ) pg/ml降至 (59.93± 10 .56) pg/ml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治疗 2 0d后 ,2组ET水平均下降 ,ILIB治疗组降至 (50 .0 9± 7.2 4) pg/ml,常规治疗组降至 (51.3 6± 8.2 1) pg/ml ,并均趋于正常 (P >0 .0 5)。结论 ILIB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的水平 ,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3.
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尽管对PD的发病机制已有大量研究,但DA能神经元死亡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可能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PD发病中均起作用。最近发现几种家族性PD与特殊基因突变有关,尽管散发性PD中无这些突变,但对家族性PD中几种基因突变的进一步明确却给研究散发性PD提供了线索。蛋白表达和折叠异常、蛋白降解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营养障碍等均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4.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存在负相关系,吸烟可能对PD具有保护作用.人们一直在探索尼古丁对PD的保护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尼古丁对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t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8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预防组50只和治疗组30只.干预本文第一作者将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尼古丁对PD大鼠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前及造模后皮下注射尼古丁的PD大鼠,纹状体GDNF表达及多巴胺含量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尼古丁可减轻6-OHDA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对P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脂多糖诱发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1ysaccharide,LPS)对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方法:脑立体定位注射LPS入大鼠脑黑质后,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剂量LPS和5μgLPS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状况。结果:0.1—10μgLPS注射后14d,导致TH^ 细胞数下降分别为5%、15%、20%、45%、96%和99%;5μgLPS注射后与对照组相比,TH^ 细胞数3d后开始下降,14d明显减少,仅为5%,30d后基本消失。结论:LPS能诱导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e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2002-01/2004-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1个序列,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低频rTMS治疗后,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13.8&;#177;7.8)分,而治疗前平均HAMD评分为(26.6&;#177;6.0)分,治疗后平均HAMD评分显著降低(P&;lt;0.0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17/20)。结论:低频rTMS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进行比较.方法 用腔内线栓法制造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活化型caspase-3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改变;用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结果 脑缺血后大脑皮质eNOS、iNOS和活化型caspase-3表达显著上升;CEPO和EPO对eNOS表达无明显影响,但使活化型caspase-3表达从95.4%±16.7%明显下降至43.5%±13.1%(t=5.99,P<0.01),使缺血皮质iNOS表达从(3.1±1.9)细胞数/矩形区域下降至(0.7±0.2)细胞数/矩形区域(t=3.08,P<0.05);EPO使缺血皮质细胞凋亡数从对照组的(94.2±15.2)TUNEL(+)细胞数/矩形区域降至(40.5±9.8)TUNEL(+)细胞数/矩形区域(t=7.27,P<0.01),CEPO的抗细胞凋亡作用与EPO相同.结论 CEPO具有与EPO相同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它们通过减少活化型caspase-3和iNOS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去卵巢(OVX)、去松果体(PX)对大鼠梨状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3只大鼠通过手术制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OVX组、OVX组、假PX组、PX组、假OVX4-假PX组、OVX+PX组共7组各9只。术后60d取脑组织,用HE、Tunel染色观察各组梨状皮质细胞凋亡数。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无梨状皮质细胞凋亡,OVX、PX、OVX+PX各组均出现梨状皮质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PX+OVX组、PX组、OVX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OVX、PX可诱发梨状皮质细胞凋亡,而且PX比OVX影响大,OVX+PX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各项发生率、发生数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对131例门诊确诊为PD的患者进行NMS问卷(NMSQuest)调查,研究各项发生率、总发生数的状况及其与各种可能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所有入组PD患者均有NMS,分布于PD的各个阶段,平均每例患者有11项NMS;各项发生率中以自主神经症状如夜尿、便秘等的发生率最高,入组年龄≥65岁患者组在嗅觉减退、吞咽困难和便秘等多项发生率上高于<65岁组,强直-少动型患者在抑郁相关项目上发生率高于震颤型患者;NMS发生数与病程、患者入组年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总分和Hoehn-Yahr(H-Y)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NMS普遍存在于各期的PD患者,各项发生率随PD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而变化,NMS发生数与PD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应提高对NMS诊断和合理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多巴胺能细胞内多巴胺在鱼藤酮诱导α-突触核蛋白聚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双氢罗丹明123荧光强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胞质内α-突触核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并采用多巴胺耗竭剂——利血平预处理3h,观察上述指标。结果:鱼藤酮处理24h后,PC12细胞内过氧化物水平显著升高,而利血平(1μmol/L和5μmol/L)预处理后,细胞内过氧化物水平较鱼藤酮组显著下降(P<0.05)。鱼藤酮处理后,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胞质内可见α-突触核蛋白免疫阳性的聚集体形成;采用利血平预处理后,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较鱼藤酮组显著下降(P<0.05),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面积减小。结论:在鱼藤酮作用过程中,多巴胺可促进α-突触核蛋白表达上调及其聚集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