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9篇
  3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弹性圈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术。方法 :经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 ,将微导管插入动脉瘤腔用DGC栓塞动脉瘤。结果 :1 1例患者 7例完全康复 ,2例偏瘫 ,1例自动出院 ,2例死亡。 6例随访头颅平片GDC均在瘤腔 ,1例患者 7个月后复查DSA ,无复发。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单脐动脉的妊娠结局(附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类正常脐带中有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脐带中仅有一条脐动脉者称为单脐动脉(single ambilieal artery)。单脐动脉是较少见的脐血管数目异常,因其与多种畸形有关,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4年9月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连续观察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胎儿脐血管结构,发现单脐动脉22例,追踪妊娠结局及随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74.
CT三维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仅就此技术的原理和其在胃部的应用及相关领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5.
性激素测定异常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 (RA)的发病率 ,男女比例为 1∶ 3,男性 4 5岁以后 RA的发病率较高 ,为探讨男性 RA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变 ,对近 3a收治的男性患者进行性激素检测 ,以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本组 30例均为男性初治患者 ,年龄 4 0~ 6 9岁 ,平均 5 0 .3岁 ,均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随机抽取 4 0~ 70岁健康男性 30例作为对照组 ,平均年龄 5 0 .5岁。上午 7:0 0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 ,置 - 80℃冰箱保存 ,用天津德普分司双抗法试剂盒 ,用放射免疫法检查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 H)、泌乳…  相似文献   
76.
朱丽娟  张丹云  卞肇蒙  陈茂华  孙军 《护理研究》2008,22(12):1079-1080
[目的]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找出脑血管造影术后最佳的卧床时间.[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并无严重并发症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常规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循证组砂袋压迫穿刺局部6 h,6 h后病人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 h,12 h后可在床旁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脑血管造影术后最佳的卧床时间,并通过临床实践表明,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7.
对我科1998-07~2006-06收治的伴有“空气”急性硬脑膜外血肿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8.
对双侧跟棘球骨刺并踝管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5岁。18a前体育课中出现双内踝下区酸胀、刺痛,足底麻木,休息好转;后逐渐加重,夜间灼痛,站立或行走30min即出现足趾灼、刺痛,并放射至小腿内侧。先后行理疗、按摩、局封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998—05在当地医院以踝管综合征行减压松解术;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如初。  相似文献   
79.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80.
神经原性膀胱的B型超声诊断及其价值孙军,常广,蔡发堂我院1987~1991年对32例确诊为神经原性膀胱的病人,行B型超声检查,明确了其声像图的变化特点及B型超声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及方法本组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2~57岁,平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