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氧磷酯酶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DM)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PON1活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老年人血清PON1活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患者与老年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ON1活性在老年2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中均显著降低,提示PON1 活性的降低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变化与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ARAOXONASE1,PON1)活性变化与2型糖尿病(DM2)外周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51例合并外周动脉病变、55例未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的DM患者及49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ON1活性,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结果DM2未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组PON1活性为(156.93±78.06)IU/L,低于健康对照组(226.45±105.72)IU/L(P<0.01),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组PON1活性为(119.37±71.32)IU/L,低于未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组(P<0.05)。结论PON1活性在DM2合并或未合并外周动脉病变患者中均降低,在DM2合并外周动脉病变患者中降低更明显,提示PON1活性的降低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对氧磷酯酶 1(PON1)的活性与 2型糖尿病各种相关因素 (血压、血脂、血糖、病程等 )的相互关系 ,研究PON1活性变化对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以对氧磷 (paraoxon)为底物 ,测定 4 9例对照组、10 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PON1活性 ,同时测定各组血脂、血糖、血压、肝功能、肾功能等。结果 对照组血清PON1的活性明显高于 2型糖尿病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型糖尿病组TC、TG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 (P <0 0 1)。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TC、LDL高于无并发症组 (P <0 0 5 )。相关分析 :PON1活性与TC、LDL呈负相关 (P <0 0 1)。PON1活性与HDL呈正相关 (P <0 0 5 )。PON1活性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负相关 (P <0 0 5 )。TC、LDL、收缩压和PON1为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照组血清PON1活性为 10~ 70 8IU/L ,2型糖尿病组为 4~ 4 76IU/L。结论 血清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明显相关。PON1活性、收缩压、总胆固醇、LDL是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维生素K1的维持剂量治疗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36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数据资料,检测并分析维生素K1使用量与抗凝血杀鼠剂种类及具体毒检剂量,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患者院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稳健回归分析。
结果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溴鼠灵与维生素K1用量呈正相关(r=0.356,P<0.05);PTA、住院时间及院前时间与VK1用量呈负相关(r=-0.325、-0.420、-0.407,P均< 0.05)。而PT、APTT及溴敌隆与维生素K1用量无明显相关性(r=0.295、-0.312、0.192,P均> 0.05)。多因素稳健回归分析发现,稳定出凝血功能后,院前时间[95%置信区间:(-0.536,-0.103),P=0.002]及住院时间[95%置信区间:(-1.955,-0.248),P=0.013]对维生素K1维持剂量有明显影响。
结论稳定出凝血功能后,给予维生素K1持续治疗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所需维生素K1的维持剂量逐渐减小,与中毒种类及毒物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56.
病例报告男,50岁。住院号:42259。因乏力、面色苍白12年,多饮、多食消瘦8年伴发热、尿痛1个月于1987年7月4日入院。患者12年前渐起乏力、头晕、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常在60~90克/升之间,未做骨體检查。曾间断肌注维生素B_(12),并长期服用强的松,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经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并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常规抗凝、溶栓、扩血管及中药活血化淤治疗,对症抗感染、营养及支持治疗。治疗组进行局部中药换药(拔脓剔腐及活血生肌药物)并配合简单的外科清创手术,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外科换药。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足部溃疡治愈率提高,降低了截肢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近期疗效,对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