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0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858篇
内科学   1040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2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1530篇
预防医学   571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733篇
  14篇
中国医学   451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CTO)约占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10%~20%,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大的难题和挑战之一.手术时间长,患者及术者接受的射线量多,手术费用高,成功率低于非闭塞性病变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对于病变时间长、严重钙化和病变段较长等患者,成功开通血管并保持较好的长期效果存在更多的问题.手术成功率的提高,有赖于术者临床经验的积累、器械的研究改进以及循证医学的证实和支持.本文就CTO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peripheral intervention,PPI)联合应用的策略、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接受联合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住院患者141例,根据患者临床和病变严重程度及耐受程度同次或分次完成PCI和PPI。术前、术后常规用抗血小板药、控制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并常规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结果141例患者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90例(占63.8%);共对225支靶冠状动脉的264处靶病变行PCI,冠状动脉靶病变狭窄88%±11%,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89枚,每例1~4枚。PCI即刻成功率100%,术后心绞痛完全缓解率98.6%(139/141,仅2例术后有轻微心绞痛)。合并2~3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靶病变45例(占31.9%),外周动脉靶病变狭窄85%±10%。PPI共治疗靶血管189支,共植入189枚外周动脉支架,每例1~2枚。54例与PCI同台完成PPI(占38.3%),PPI即刻成功率为100%,外周动脉病变患者术前存在的相关缺血临床表现完全缓解。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8%(4/141,PCI术中冠状动脉螺旋撕裂1例、股动脉穿刺局部较大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周围血肿1例,均处理成功);术后一过性肾功能改变3例,经治疗恢复正常。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发生。结论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其病变以多支、多处居多,提示其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性和不良的预后,单行PCI或PPI不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联合行PCI和PPI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CI和PPI可同次或分次完成,但首次介入治疗应完成主要罪犯冠状动脉的PCI,以保证患者安全并提高对PPI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咳嗽抑制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持续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6月入住我院的106例肺癌术后患者,将5月收治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6月收治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2个月的咳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2个月的咳嗽抑制训练干预.分别于出院时、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在咳...  相似文献   
94.
跟骨骨折后未复位或复位不满意常导致跟骨畸形愈合,伴后跟增宽、跟腓撞击、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足弓塌陷、跟距撞击和后跟力线异常等,引起足跟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免疫细胞因子、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常规药物组(对照组)和常规药物加针刺治疗组(加针刺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体外血栓长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活性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的量值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加针刺组能显著降低免疫细胞因子和血高凝状态指标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呈现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表明针刺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免疫细胞因子、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对靶细胞的敏感性和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6.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是指导临床组方遣药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古籍及文献研究得知,升降浮沉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实践于《伤寒杂病论》,成立于《医学启源》,发展于《本草纲目》及现代。升降浮沉理论目前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实验研究少有,临床研究中其对组方的指导主要包括升降相反、升降相生、以升为主和以降为主4种形式。运用升降浮沉药性配伍的药对主要有升药配对、升降配对和降药配对3种。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升降浮沉药性实验研究,揭示升降浮沉的科学内涵,将有助于其更科学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TFL对HSC-T6的增殖抑制;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TFL对HSC-T6具有增殖抑制活性(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1.98 mg/ml;吖啶橙染色显示,药物组细胞中出现核浓缩、核碎裂及致密浓染亮绿色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G1期细胞比例为(47.68±2.92)%,G2期为(19.58±2.93)%,S期为(32.75±2.09)%;TFL药物处理组细胞G1期细胞数量增加,而G2期细胞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中TGF-β1和a-SMA蛋白,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表达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0 mg/ml及120 mg/ml药物浓度组的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TFL在体外对HSC-T6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TGF-β1和a-SMA蛋白表达,达到阻滞细胞增殖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苦参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苦参薄层色谱鉴别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样品,硅胶G板分离鉴别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结果:薄层色谱检出苦参酮、苦参醇Ⅰ、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和槐属二氢黄酮G,色谱斑点清晰,能有效提供苦参的鉴别特征。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专属性强,为完善苦参薄层鉴别方法提供了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56603)儿科赵术胜杨月亮贾秀红吴福玲李萍付红杰检验科刘素文孔祥华高美兰为进一步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我们对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A、IgM、...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全阈值静态视野形态的改变。方法:应用Dicon TKS-5000型自动视野分析仪检查高度近视65例(130眼)的全阈值静态视野,并观察其后极部眼底改变。结果:视野异常115眼(88.5%),其中生理盲点扩大86眼(66.2%),出现黄斑中心相对暗点75眼(57.7%),弥漫性损害39眼(30.0%)。发现黄斑中心相对暗点75眼中仅有51眼在眼底镜下发现黄斑部病变(χ2=22.042,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的视野改变与患者的屈光度及后极部眼底病变有关。视野改变的形态,程度与眼底后极部改变的形态不完全对应。高度近视患者视野改变早于眼底镜下眼底改变,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