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测定82例MHD患者透析前的血浆总Hcy(tHcy)、CR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tHcy、CRP;应用Sequoia512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①MHD组IMT平均值、IMT增厚阳性率、斑块阳性检出率、血清CRP以及血浆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MHD伴动脉硬化者的年龄、CRP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动脉硬化组的tHcy、BMI和Alb显著低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而血浆TC、BUN、舒张压等指标两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年龄、CRP、血浆tHcy水平(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they水平与Alb显著正相关(r=0.528,P=0.000)。结论 MHD患者血浆tHcy及血清CRP均明显高于健康人,MHD患者AS的发生与高水平血清CRP、相对低水平的血浆tHcy(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及Alb等密切相关,评价tHcy在MHD患者As中的作用时可能综合考虑到炎症、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分别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病并接受肾移植手术共63例患者为移植组,另外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移植组和对照组进行Hcy、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在肾移植前后的Hcy、Cr、BUN水平均升高,且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在肾移植后Hcy、Cr、BUN水平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移植组在术后第1、3、7、14天的Hcy、Cr、BUN水平逐渐降低,与术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UN均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627,P0.05)。移植组在肾移植前后的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的变化可以与Cr、BUN一同作为肾移植术后疗效监测指标,同时也可协同血脂水平观察患者术后高脂血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潮式腹膜透析(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TPD)应用于新置管腹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及引流情况,为新置管腹透患者提供更适合的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治疗的新置管腹透患者21例.对新置管术后患者采用TPD模式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腹部症状及引流情况,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好术后护理及患者培训教育.结果:21例患者均能顺利转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各项指标与间隙性腹膜透析过渡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PD治疗模式应用于新置管腹透患者,可以提高患者APD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改善引流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胰肾联合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1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在术后出现移植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移植胰急性胰腺炎、肺感染、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在积极的抗排斥、抗感染、抑制胰酶、止血、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进行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应用百特BM25机器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共治疗22 d。 结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期间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迅速控制了肺水肿,维持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经过22 d共计180 h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患者移植胰肾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住院40 d痊愈出院。 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胰肾联合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胰肾联合移植后良好的肾脏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各医院的透析移植治疗现状。 方法:本地区所有开展透析的单位共18家医院参加了登记工作,填写《佛山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透析移植登记表》,登记时间为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资料汇总和统计分析。 结果:18家医院均开展了血透,同时开展血透和腹透6家(33.3%),单纯开展血透12家(66.7%),并无1家只开展腹透。全市共有血透机155台,CRRT机6台,透析器复用机15台。透析器复用方式中,采用复用机、人工冲洗复用和未复用分别占61.1%、33.3%和5.6%。全年共有透析患者1718例,血透、腹透各占93.6%、6.4%。2007年新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866例,新进入血透、腹透患者各占91.7%、8.3%。至2007年12月31日尚有透析患者1011例,血透、腹透患者各占90.6%、9.4%。血透患者的原发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分别占52.4%、18.9%、10.8%和6.4%。腹透患者的原发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和动脉硬化性肾病分别占47.3%、28%、9.7%和3.2%。全年743例血透患者退出治疗,其中死亡、好转或痊愈、改腹透、肾移植、转院透析、经济原因停透、失访等分别占20.3%、20.1%、7.2%、4.1%、21.5%、20.2%和6.6%;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营养不良、因透析剂量不足死于尿毒症综合因素、其他等分别占16.6%、28%、17.2%、3.2%、18.4%、16.6%。全年16例腹透患者退出治疗,其中死亡、好转或痊愈、改血透、失访等分别占68.7%、18.7%、6.3%和6.3%;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其它等分别占21.4%、7.1%、28.6%和42.9%。 结论:目前佛山地区开展透析治疗的医院已达18家,本地区同时开展了血透和腹透。不管是血透患者还是腹透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是原发病因中前4位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 245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20日1 245例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 [结果]1 245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年龄范围为9~73岁,男506例,女73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2.8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3.65%,小管间质疾病占1.12%.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占0.40%,移植肾占1.69%,其中1例合并病毒感染,未确定诊断0.3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占43.45%,其次分别为IgA肾病32.69%,微小病变性肾病12.0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14%,特发性膜性肾病2.62%,新月体肾炎0.9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0.78%.继发性肾损害包括:①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肾损害:最常见的继发肾脏病是狼疮性肾炎62.94%,其余依次紫癜性肾炎7.65%,血管炎4.71%,妊娠相关性肾损害3.53%;②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肾肾损害:糖尿病肾病8.24%;③血管疾病所致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和恶性高血压2.94%,血栓性微血管病0.59%;④感染性疾病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5.89%.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30例,单纯血尿1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2例,其中46例24 h 尿蛋白≥1 g/d,96例24 h尿蛋白<1 g/d. [结论]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IgA肾病次之.②IgA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③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仍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先兆子痫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肾病及妊娠期蛋白尿的肾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特点。方法在1999年~2002年间,本院20例临床诊断为先兆子痫或妊娠期蛋白尿的住院患者在分娩后5d~3个月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其中1例半年后重复肾活检。肾组织分别送光镜、免疫病理及电镜检查,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并长期门诊随访。结果单纯先兆子痫肾病16例,表现为典型内皮细胞病,伴轻、中度系膜细胞增生;免疫荧光阴性或IgG、IgM和C3弱阳性,其中1例合并局灶肾小球硬化(FGS),该例1年后仍有少量尿蛋白(0.49g/24d),其余15例均在分娩后3~6个月尿蛋白完全阴转。IgA肾病合并先兆子痫肾病1例,分娩后尿蛋白明显减少,但仍有持续镜下血尿,半年后重复肾活检小球内皮细胞病变消失。单纯IgA肾病1例,因持续大量蛋白尿需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呈蛋白尿及血尿表现。I期膜性肾病1例,分娩后尿蛋白亦明显减少。结论先兆子痫肾病其病理特征为典型内皮细胞病,常可在分娩后半年内完全恢复正常,合并FGS可能使恢复延迟。妊娠加重原发性肾脏病变,分娩后肾脏损害减轻。产后及时肾活检是安全的,有助于早期确诊、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丙基硫氧嘧啶(PTU)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国内屡有报道该药引起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肝损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SLE患者,分为肝损害组和肝正常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损害组患者IgG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俨〈O.05);SLEDAI结果肝损害组(14.52±8.59)明显高于正常组(11.47±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俨〈O.05);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发生肝损害的比率(73.53%)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肝损害以IgG升高为特异性表现,且病情活动期SLE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表明肝损害可能为SLE病情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