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8篇
肿瘤学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孔祥田  夏同礼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704-704,T122
膀胱Hunner氏溃疡一例孔祥田,夏同礼,薛兆英Hunner氏溃疡是一种少见的膀胱慢性炎症性溃疡,因Hunner(1914)首先描述而得名。国内至今未见报告。我单位曾收治1例以膀胱肿瘤为临床表现的膀胱Hunner氏溃疡,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7岁。1...  相似文献   
12.
膀胱小细胞癌(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治疗效。方法 对5例膀胱小细胞癌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67岁。分期T2N0M01例,T3N0M02例,T4N0M01例,T4N3M0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放疖例,动脉导管化疗1例,动脉导管化疗、术前疗加姑息膀胱切除1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2例存活7年。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预后差,手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低危与高危膀胱原位癌的鉴别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原位癌 (Cis)自 195 2年发现至今已 48年 ,长期以来对此病变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众说纷纭 ,一些学者提出原位癌可能存在高危与低危的差别[1 4 ] 。目前认为膀胱原位癌表现为一种高分级、具有潜在浸润特性、预后差别较大的尿路上皮内恶性肿瘤。我们复习了 1995年以后的有关文献 ,以探讨低危与高危膀胱原位癌的鉴别要点和处理方法 ,综述如下。一、膀胱原位癌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膀胱原位癌表现为尿路上皮的平坦病变[5] 。原位癌看上去是平坦的上皮区域 ,由排列紊乱的间变细胞组成 ,细胞核大而不规则 ,染色质浓染 ,具有丰富的有丝分裂像且…  相似文献   
14.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祥田  曾荔  宓培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719-719,I040
肾集合管癌 (collectingductcarcino maofkidney,CDCK)是一种少见的肾恶性肿瘤[1] 。此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特点不同于常见的透明细胞癌而被WHO分为独立的一类[2 ] 。我院诊治 10例 ,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从 1989年 1月至1999年 6月 30日 ,我院共诊治肾癌 46 6例 ,其中CDCK10例 ,占 2 1%。男 6例 ,女 4例。平均年龄 5 0岁 (2 8~ 77岁 ) ,其中 37岁以下 5例。左肾 4例 ,右肾 5例 ,双肾 1例。因血尿而就诊的 7例 ,腰疼 2例 ,腹疼伴低热及肿块 1例。病程 1周到 1年不等 ,平均 4 8个月。经…  相似文献   
15.
良性前列腺增生间质结节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间质结节的演化过程,进一步认识前列腺增生病理组织学分类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个前列腺增生的间质结节做了波形蛋白、肌细胞肌动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HE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前列腺间质结节的早期为幼稚的纤维性结节,随着结节内肌纤维母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双向分化,间质结节可结续演化为纤维肌性结节和肌性结节。55个结节按  相似文献   
16.
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睾丸切除术后血清学异常的处理[DavisBE,etal.J Urol,1994,152:111]作者对1977年3月~1991年11月间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仅有血清瘤标持续升高而无临床症状的15例患者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Ⅱ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利用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正常和良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IGF-I和IGF-I的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均有IGF-I和IGF-IImRNA的表达。IGF-I主要由上皮细胞,尤其是基底细胞表达,IGF-II则主要由间质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罕有表达。BPH组织中IGF-I和IGF-I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前列腺。IGF-I和IGF-I可能在前列腺的生长调节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5岁。输精管结扎术后2年,无任何自觉症状。因其子在车祸中不幸夭折,要求行输精管吻合术,于1995年6月7日住院。体检:双侧阴囊根部可见手术切口瘢痕,未触及明显结节。1995年6月12日在局麻下行双侧输精管吻合术,术中切除输精管绝育之瘢痕送病...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肾癌的耐药规律,我们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34例原发性肾癌,20例正常肾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00%的正常肾组织有P-GP的表达,以肾近曲小管的表达最强,远曲小管次之。85.3%的肾癌组织有P-GP的表达。Ridit统计学检验显示P-GP的表达与肾癌的组织分级、病理分期无关。研究显示:肾小管是P-GP高表达的组织,因此起源于肾小管的肾细胞癌表现高耐药性。消除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机制的影响是提高肾癌化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肾门嗜酸细胞腺瘤一例报告孔祥田,夏同礼,郭应禄,薛兆英嗜酸细胞腺瘤好发于腮腺、甲状腺(又称Hurthle细胞腺瘤)和肾脏等,发生于肾外软组织者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9岁。B超体检发现左肾肿物,于1994年4月25日以左肾肿瘤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