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6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血小板源性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F)表达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针对人PDECGF mRNA序列设计合成编码干扰RNA (siRNA) 的DNA模板, siRNA;构建含RNA聚合酶启动子Ⅲ转录载体pRNAT-U6/Neo并能形成发夹结构小干扰RNA(siRNA)的psiPDECGF质粒;用其转染人膀胱癌T24细胞株,采用RT-PCR、Western 印迹法观察转染前后PDECGF基因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采用凋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吖啶橙/溴化乙啶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显示PDECGF siRNA对膀胱癌T24细胞中PDECGF基因表达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转染psiPDECGF-2细胞组PDECGF mRNA水平明显降低,上述重组质粒可诱导T24细胞凋亡,同时caspase-3、p53蛋白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证实psiPDECGF-2可抑制PDECGF在T24细胞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与caspase-3、p53蛋白水平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β射线内照射对人增生前列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行内照射,3组照射组于前列腺切除术前1,4,7 d行90Sr/90Yβ射线内照射,采用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前列腺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β射线内照射后前列腺细胞凋亡增多,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对照组基因组DNA保持完整,β射线辐射7 d后基因组DNA呈现梯状带凋亡改变.结论 β射线内照射能够有效诱发人增生的前列腺细胞凋亡,进而引起前列腺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13.
肾癌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不同手术方式、术前肾动脉栓塞及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组进行对比,并对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作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肾癌行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组织手术效果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年生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术前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者,手术证实栓塞效果满意。结论:保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局限性小肾癌的有效手段;较大的肾癌术前进行肾动脉栓塞术便于手术切除病灶,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种主要临床治疗方式,尤其肿瘤疫苗的出现,对于晚期肾癌及转移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自尊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孔祥波  陈卫  陈礼全 《广东医学》2008,29(6):1014-1015
目的 评估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自尊水平.方法 对11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完成矫治后1年以上(含1年)两阶段进行儿童自尊量表的测查,然后对青少年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自尊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他们的自尊变化.结果 完成矫治后1年,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外表分量表、成就感分量表测量值均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 对青少年错袷畸形患者应选择在青春早期及时进行正畸矫治,这不仅仅是患者容貌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12肋尖下方做长约3~6cm的小切口,对32例肾囊肿患者行小切口囊肿去顶术。结果 手术35~55min,平均46min。住院5~7d。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4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可行,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男性性传播疾病及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男性性传播疾病检测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65例男性传播疾病病人的尿道脓性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检测;同时对46例慢性前列腺炎病 前列腺液进行。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男性性传播疾病是一种较理想的值得推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49岁。因右腰部钝痛5年入院。无高血压病史及泌尿系症状。体检:一般检查及泌尿生殖系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压16.0/9.33 kPa。挤压腹部血压无变化。B型超声检查右肾上腺区有一3.9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