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患者男,34岁,因头面,躯干,双上肢起疹,偶痒24年,于2003年1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0岁时在上胸部出现散在淡褐色绿豆大小扁平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双上肢出现多处黑色皮疹,并出现溃烂,饮酒和日晒后有痒感,否认有系统性疾病史,已婚,育有子女2人,均健康,父母系近亲结婚,有妹妹2人,均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一般情况尚可。  相似文献   
52.
落屑性红皮病(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又称Leiner病,由Leiner(1908)首先报道,该病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科2004年2月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动物模型,应用黄芪制剂进行干预,探讨黄芪对实验性阻塞性黄疸大鼠免疫功能受损的保护作用。方法造模3组:假手术组、阻塞性黄疸组、黄芪干预组。手术后10天检测各组肝功能及血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干预组比较,阻塞性黄疸组大鼠IL-2水平降低,sIL-2R水平升高,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芪可提高阻塞性黄疸大鼠IL-2水平,降低sIL-2R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4.
例1男,63岁。躯干、双上肢起环形红斑1年。例2男,58岁。背部起环状红斑10个月。2例均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为巨大型环状肉芽肿。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7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患者共计189处病灶,181处病灶予以完整切除,转外科手术5例;活动性出血21例,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穿孔发生。结论 EMR是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安全、有效、实用的内镜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56.
病人女 37岁农民住院号10189。因头痛、呕吐、抽搐、谵语,于1983年3月11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史。查体:嗜睡、颈轻度抵抗、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Oppenheim氏征阳性、右侧踝阵挛阳性。化验:血沉31mm,脑脊液细胞数310,白血球151,多核17%,单核83%;潘氏++++;蛋白3860mg/dL、糖10~20mg/dL、氯化物584.4mg/dL。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经用RFP、SM、INH和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呕吐、抽搐和谵语症状消失,头痛明显好转。入院第40天,复查脑脊液:淡黄色,细胞数62,白血球21;潘氏++++。第64天,经治进修医师在第3~4腰椎间隙穿刺,留取脑脊液标本后,将硫酸链霉素0.5、INH0.1和氟美松5mg的混合液注入椎管内。约1小时患者两下肢麻木、不能活动。查体:耻骨联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43岁,黑便20余天,呕血、便血3d.患者在1个月余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来缓解关节疼痛,20余天前出现黑便,成形,每日1次,约150 g,伴上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58.
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10例报告孔庆云自1991年以来,我院对开腹后不能确定病灶的10例患者经胃肠切口插入胃镜、肠镜进行检查,全部确定病灶部位及性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32~65岁,平均52岁。10例均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斑秃患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心理因子与斑秃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斑秃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自制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纳入观察的斑秃患者为185例,男女比例为1.3∶1,发病年龄从10~66岁,大部分集中在21~50岁之间,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病程从1周到11年不等,有11.35%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有74.05%的患者发病前有心理诱因。在SCL-90评估中斑秃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10项心理因子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有强迫症状、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和躯体化7项因子,其中强迫症状因子出现的频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发现斑秃患者通常在中青年发病,无性别差异,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有家族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心理诱因。强迫症状、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和躯体化这7项心理因素对斑秃的发病有关,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强迫症状因子。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