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74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军队驾驶员的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SQ)测评390名驾驶员特质应对方式。结果驾驶员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6.41,P<0.01),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36.56,P<0.05),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已婚者的积极特质应对方式得分高于未婚者(t=7.78,P<0.01);相关分析显示,军队驾驶员的文化程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1,P<0.01),交通差错与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0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文化程度被纳入消极特质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t=2.396,P=0.017)。结论军队驾驶员的特质应对方式较一般人群消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交通差错是影响驾驶员特质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心理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其心理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29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脑诱发电位仪听觉Oddball范式检测,记录靶P300波的潜伏期与波幅;运用心理疾病预测量表(MDPS)进行心理症状评定。结果 1研究组靶P300潜伏期、波幅较对照组延长、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除家族及既往史、成长经历因子外,研究组的MDPS预测总分及心理症状各因子分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3研究组靶P300潜伏期与MDPS预测总分及心理症状各因子分(精神病性、抑郁、躁狂、神经症以及人格偏移)呈明显的正相关(r=0.443~0.593,P0.001),而P300波幅与其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辅助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P300与MDPS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制军人核心素质量表A式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及行为事件访谈,参考以往的研究,研制本量表。随机整群抽取健康官兵1500名进行测试,并请其中20个班的班长根据统一的标准对本班战士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表现优秀组和表现一般组战士各50人;对65人同时测试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2周后随机选取50人进行重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正式量表含76个条目。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567~0.770(P0.01);Cronbach'a系数为0.615~0.929(P0.01);分半相关系数为0.513~0.914(P0.01)。量表总分及部分因子与CMMHS的部分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现优秀组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表现一般组。结论军人核心素质量表A式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制职业倦怠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参考以往研究,编制本量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185名被试进行测试;对280人同时使用工作倦怠问卷和军人职业压力量表进行施测;于1周后随机选取其中54人进行本量表的重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正式量表包含30个条目,另加1个掩饰分量表。各公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82~0.674(P0.01),各个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21~0.831(P0.01);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598~0.728(P0.01);C ronbach’α系数为:0.762~0.919;分半相关系数为:0.751~0.835。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与工作倦怠问卷和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官兵职业倦怠和情境特质应对方式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官兵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军人情境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南京军区某部508名陆军官兵进行调查,分别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结果 (1)已婚官兵成就感显著低于未婚官兵,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婚官兵(P<0.05);(2)未婚官兵积极应对总分、个人发展积极应对、人际关系积极应对和健康及经济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高于已婚官兵(P<0.05);高中及以下官兵情感消极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官兵,个人发展积极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官兵(P<0.05);(3)职业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4)对影响官兵职业倦怠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个人发展积极应对、个人发展消极应对、情感消极应对、人际关系积极应对和健康及经济积极应对进入职业倦怠的回归方程(P<0.05或0.01).结论 官兵情境特质应对方式诸因子对职业倦怠具有明显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调查了解军地医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某部军队医师76例和某市级医院医师85例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军队医师组躯体化和消极怠工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地方医师组(P〈0.05,P〈0.01),自我评价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地方医师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师来源进入躯体化、自我评价和消极怠工回归方程;文化程度进入人际关系回归方程;性别及独生子女进入成就感回归方程;性别和医师来源进入躯体化回归方程。结论:军地医师总体职业倦怠状况差异不显著,军队医师较易出现自我评价问题,地方医师较易出现躯体化和消极怠工问题。影响军地医师执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医师来源;次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及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57.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官兵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简易心身健康问卷对地震1个月后抗震救灾官兵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一线救灾组情绪不稳定、自责及容易紧张发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一线救灾组及对照组(P〈0.05,P〈0.01);非一线救灾组情绪不稳定和容易紧张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一线救灾组情绪状态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一线救灾组及对照组(P〈0.05,P〈0.01),非一线救灾组情绪状态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线救灾组焦虑状态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复回忆可怕情景、参加一线救灾均进入情绪状态和焦虑状态总分回归方程。结论:抗震救灾官兵情绪状况较差,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8.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军人适应不良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等对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总分、情绪适应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是影响其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60.
社会支持与军人心身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回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军人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和一般情况的回归关系。方法用随机整群取样法,在全军取陆、海、空3865名军人的社会支持、心身健康及一般情况,结果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处理。结果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心身健康量表各因子及一般情况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经主成分回归分析后得主成分回归参数重组方程,该方程无共线性问题,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主成分回归分析能够较好的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主成分回归方程真实地反映了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及相关因素间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