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9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对人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2.
动静脉穿刺置管与猝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中。由于置管多在中心血管中或靠近机体重要器官,操作有一定难度和风险。本文收集国内有关动静脉穿刺置管后24小时内猝死的病例。分析造成猝死原因主要为操作者经验不足,对病人全身情况了解和处理不好,操作中盲目推进损伤血管及邻近脏器以及置管后管理不当造成。但如果在操作时熟悉解剖部位及置入方法,注意不同病人血管走行的个体差异,选择质量好的导管,加强置管后的管理,猝死率可进一步下降,本组资料90年代较80年代下降50%。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15岁。因“左颞区疼痛伴左耳听力下降2个月余”入院。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5×10^12/L,血红蛋白136g/L,向细胞3×10^9/L,淋巴细胞1×10^9/L,血小板311×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头颅CT表现:左侧颞部颅板下见团状高密度影,周围脑组织呈受压改变,并可见轻度脑水肿,对应颞骨可见毛刷状骨质破坏,皮下软组织肿胀;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强化,其内见分隔(图1)。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Th1/Th2的平衡偏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01~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和45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CR5^+和CD4^+CD30^+细胞,以其各自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MFI)作为反映Th1/Th2免疫应答强度的指标。结果HT组中CD4^+CCR5^+和CD4^+CD30^+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二者的MFI都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在HT患者中CCR5^+和CD30^+的表达均增加,提示,Th1和Th2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25.
因为一场疾病,于是遭遇了和美国医生的"狭路相逢",病愈后,感慨良多。在美国看病和国内截然不同。在中国看病得起早去排队挂号,然后等待见医生,见到后医生又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你打发,等到举着一堆化验单回到医生身边时,近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最后,医生再给你开一堆对疾病没有直接作用却与医药公司有直接联系的药品,反正吃不好也不会吃坏,病人没有选择只能隐忍——这些现象在美国是绝对没有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解液态稳定性二氧化氯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效果的异同。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应用场所的现场试验2个阶段,分别对液态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用液态二氧化氯溶液(浓度为120mg/L,用量为20mL/m^3,即2.35mg/m^3)和气态二氧化氯(浓度为0.9~1.0mg/m^3)分别对被白色葡萄球菌污染的1m^3气雾柜和10m^3气雾室进行消毒,于0、15、30min时进行采样,2组实验均设立以标准硬水代替消毒液的对照组,每组试验重复3次,比较2组实验的杀灭率。现场空气消毒试验为分别用二氧化氯含量为120mg/L的溶液(按20mL/m^3的用量),对体积为约80m^3的房间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用气态二氧化氯(浓度为0.9mg/m^3)对体积分别为60和103m^3的房间进行60min喷雾消毒,对消毒前后进行采样,计算空气中自然茵的消亡率。结果实验室试验结果显示液态二氧化氯对1m^3气雾柜、气体二氧化氯对10m^3气雾室作用30min的杀灭率均达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液态二氧化氯消毒80m^3密闭无人房间60min,空气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5.90±0.53)%;气态二氧化氯对体积约60和103m^3密闭房间消毒60min,空气中自然茵的消亡率分别为(95.02±1.01)%、(94.63±0.39)%。结论在达到相近的消毒效果的情况下,气态二氧化氯的用量更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和姜黄素对亚慢性镉染毒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低、高剂量氯化镉染毒组及莱菔硫烷、姜黄素干预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低、高剂量氯化镉染毒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莱菔硫烷干预组皮下注射1 mg/kg莱菔硫烷,姜黄素干预组皮下注射50 mg/kg姜黄素;2 h后,低、高剂量氯化镉染毒组、莱菔硫烷、姜黄素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3、6μmol/kg氯化镉溶液,染毒容量均为5 ml/kg。染镉每日1次,每周5次;莱菔硫烷和姜黄素干预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染毒6周。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及肝脏中肝脏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氯化镉染毒组大鼠肝组织GSH含量和GSH-Px、SOD活力均下降,MDA含量均升高,高剂量染镉组大鼠肝组织中Nrf2、HO-1、γ-GCS m 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高剂量氯化镉染毒组比较,莱菔硫烷、姜黄素干预组大鼠肝组织GSH含量和GSH-Px、SOD活力均升高,MDA含量均下降,肝组织中Nrf2、HO-1和γ-GCS m 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莱菔硫烷和姜黄素预处理对镉染毒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危重症,患者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相关的病死率较高。该文主要对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为医护人员对该类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9.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疗机构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实施效果,为科学评估医院感染暴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和卫生学监测方法,对全省283家医疗机构NICU医护工作人员手以及部分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和肠道病毒进行荧光PCR检测分析。结果 共采集不同类型标本10 554份,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35%,其中Echo11占比为37.84%。医护工作人员手,患儿排泄物,病区环境和物体表面以及水样等4类标本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0.03%、3.13%、0.18%和0.21%。结论 广东省医院NICU存在肠道病毒环境污染的情况,潜在幼儿肠道病毒医院感染暴发的风险,应加强风险管理目标和关键环节控制措施,以控制感染暴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瓣膜反流与左室应变及扭转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冠心病合并IMR的患者,根据其二尖瓣有无反流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0例和IMR组75例(轻度35例,中重度40例),同时期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获取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即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扭转角度峰值(Twist)、扭矩(Torsion)、心尖扭转角度(Aprical)、基底段扭转角度(Basel)、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DI),比较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及与二尖瓣反流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冠心病组和IMR组LVEDV、LVESV、SDI均增大,LVEF、GLS、GCS、GRS、Twist、Torsion、Apr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冠心病组、轻度IMR组及中重度IMR组比较,随着二尖瓣反流程度增加,LVEDV 、SDI均增大,LVEF、GLS、Twist、Torsion、Apr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二尖瓣反流容积与LVEDV呈明显正相关(r为0.607),与GLS、Twist、Apical、Torsion、Basel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547、﹣0.621、﹣0.495、﹣0.483、﹣0.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E可以无创、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IMR患者反流程度与左室应变及扭转功能下降有关,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